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仙女镇的三元桥扬州江都
TUhjnbcbe - 2023/1/4 9:39:00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

仙女镇的三元桥,位于东街街尾,横跨运盐河,因其北首有一座三元庵而得名。三元桥究竟建于何时,尚未见到相关资料。但据嘉庆十八年()编撰的《江都县志》载:“仙女庙三元桥渡,乾隆二十九年(注:)桥毁……”可知三元桥存世至今已超过年的历史了。(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三元桥地处江苏四大米市之一仙女庙米市的咽喉要冲,连接南、北两个繁荣的街区,既是扬州至邵伯,乃至高邮、宝应陆路北行的必经桥梁,也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口之一。三元桥下常年水流湍急,尤其是夏秋两季,更是大小漩涡不断,行船艰难。这桥则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百姓与过客。

几百年来,三元桥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见证了仙女镇的荣辱兴衰。

乾隆二十九年()三元桥毁,只能以船代桥,在原三元桥口“改设渡船一”。由于经费无处着落,渡口也于“四十六年(注:)裁”,直至“五十九年(注:)复设,给银二十八两八钱”。此项费用“由盐务岁给渡船,并附其工食,亦出盐务。”

乾隆五十九年()后,在士民、商贾的一再要求下,又复建了三元桥,但到同治九年()却因年久失修倒塌。江都县令决定重建该桥,据民国七年()重修的仙女庙王氏族谱中《芹轩公赞传》记载:江都县令“命王履礼重理桥务。时王履礼守父丧刚满,临危受命”,他不仅多方筹集资金,而且“自己解囊,以补资金不足,自是桥成”。为感其辛劳与恩德,“乡人立碑记事,迄今(注:)三元桥首片石犹存”。仙女庙的百姓,在心底里永远铭记着这位主持修桥的恩人。

运盐河乃扬泰之间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不仅来往船只多,而且有的船体还较为高大。为水陆两行的需要,三元桥便建成木结构的活动桥梁。桥宽约3米多,分为三截,两头低,中间高。桥面下设檀树滚轴轨道,可中分向南北拉开。轨道设在4根0.3米见方的大棱木上,也即活动的桥梁。桥面拉开后,再将四根大棱木撤掉(一边两根),成为通航孔,较大的船只便可以通过。合桥时,南北两边的大棱木伸出去,直到搁在桥桩上,以作轨道,两边桥工顺轨道将分开的桥面推拢,恢复陆路通行。

分合桥面既费力又费时,有4个桥夫专门进行操作。船出塘子湾,顺流而下,恐来不及拉桥,所以重载大船一到拦江坝即鸣锣报信。桥夫听到锣声,就知有大船要过桥,即作好拉桥准备。桥夫拉桥有特殊本领,有时一人也能拉桥,4根棱木一人担,桥夫“大六子”、“大金子”全镇皆知。当桥两边聚集了一定数量的船只,先缴纳过桥费,桥夫才拉桥。此时,碰巧来了未缴费的船,收费的就用长杆子系一个布兜兜放下去,让船家将钱放到兜兜里。除了水路收费,陆路也收。中间的桥面较高,备有搭板,货车就由桥夫帮助搭上去,一般一次收两个铜板。

当年这段运盐河水流湍急,船民称为“夹子沟”,从塘子湾奔腾而来的激流,急转90度以后,冲向三元桥。船只过桥时,稍有不慎即会翻船,三天两头就有事故发生。因此,重载大船不敢大下(船头朝前),到了拦江坝即改为小下(船艄朝前),并在船头下系3-5根铁链(俗称“绕子”),缓缓而行。塘子湾以下,航道偏南,如果船头正对桥档,反不能安全过桥,便在桥档北口左右两边设有“八字桩”。万一船到桥档发生危险,还可靠上“八字桩”,免遭覆舟之祸,这是仙女庙特有的水上安全设施。每当拉桥时,机械隆隆声、河内汽笛声、船家呼喊声、激流拍岸声与船只撞击声,此起彼伏,那场面令人惊心动魄。

民国二十四年(),因修建邵(伯)仙(女庙)公路,在三元桥东约百步,建起一座公路桥。为了不妨碍运盐河水上运输,新三元桥就建成了平推起吊式大桥。作为通航孔的主桥面是活动的,摇动桥头的绞关车,可使桥面平行移开,随后,平托桥面的钢轨框被吊起与桥面垂直,以让船只通行。由于式样新颖,为当时人们所未见,便又呼其为“洋桥”。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扬州沦陷。为阻止日冠侵略,国民*守*烧毁三元桥,拆除“洋桥”,撤去运盐河上船只。十七日,守*从河北主动撤退,残无人道的日寇于当日从坝头口渡河占领河北街,杀死无辜百姓多人,烧毁房屋余间,河北街的百年繁荣毁于一旦。

年1月,国民**队为阻止我解放大*南下渡江,不断派飞机集中轰炸公路沿线的重要桥梁。修复后的三元桥及江家桥、头道桥、二道桥均遭毁坏。

仙女庙刚刚解放,江都人民立即全力抢修桥梁,紧急动员了数百名木工、铁工,从仙女庙所有木行收购了几千立方米木材,又采购了若干吨铁丝,并赶制出修桥用的铁钉。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修复了包括三元桥在内的被毁桥梁,保证了大*渡江南下。

解放后,随着邵仙公路改道和仙女庙的发展,在老三元桥西边兴建利民桥,东边建起江都桥,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而饱经沧桑的三元桥也已显得不堪重负,便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最终被拆除了。

进入新世纪,一座崭新的三元廊桥又在原址拔地而起,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掩映在绿树丛中,既生机勃勃,又幽雅古朴,成了仙女镇的又一处景色。(原创作者:朱毓麒郑志)(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女镇的三元桥扬州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