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隋文帝驾崩,杨广继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隋炀帝。对于隋炀帝这个人,大家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太多的评书演义说过这个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个人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可以说所有坏的词语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其中有一件就是去扬州看琼花。为了看琼花,隋炀帝三下扬州。不过这件事是真是假确实不好说,可以确定的说,隋炀帝去扬州不可能因为琼花,绝对是有其他的原因。
先看一下琼花,史书上最早记载琼花是在宋朝,就是说宋朝之前琼花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是没有出现。光是这一点就可以说,隋炀帝不是为了看琼花。即使隋朝有琼花,隋炀帝也不一定要去看三次,他是有多喜欢这个花才能这么做。就是说,下扬州为了看琼花这件事绝对是不可能的。既然下扬州不是为了看琼花,那是因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隋炀帝可能是去扬州吃喝玩乐的。从隋炀帝继位之后的表现来看,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是昏君,毕竟他还是有很多本事的。修建洛阳、开通运河、进攻吐谷浑等,这些可以说都是他在位期间的功绩。不过他确实贪图享乐,在位期间曾多次大规模的修建宫殿。即使是在后期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他还依然修建自己的宫殿,这些可以说明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史书上记载“杨广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也正因如此,他才想去江都,也就是上面说的扬州看看。毕竟当皇帝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是谁谁也会烦的。而且扬州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确实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可以说这是隋炀帝三下扬州的原因之一。
其次,隋炀帝对扬州有特殊的情节。隋朝灭南陈的时候,隋炀帝当时是三*统帅,这个时候他是去过扬州的。南陈被灭后不久又发生叛乱,叛乱被平定后,隋文帝派隋炀帝担任扬州总管,主要管理江南各地。隋炀帝也因此在扬州待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隋炀帝过的可能还不错,所以之后对扬州才念念不忘。这一点也能理解,毕竟人都有怀旧心理。
第三就是对南方世家大族的拉拢,这一点可以说很重要。隋朝是取代了北周之后建立的,隋朝建立之初,主要统治区域是在北方。广大的南方地区当时是被南陈统治的。南北朝时期,南方一直有自己的*权的,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权,一直在统治南方。而且南方的*权一直和北方对抗。也正因如此,南北方是相互仇视的。隋朝灭了南陈之后,虽然统一了这里。但对这里还是很歧视的。隋文帝统治期间,统治江南的官员都是北方世族,这让南方世家大族非常反感,心理落差非常大。毕竟人家之前一直都是统治阶级,现在朝廷开始打压自己。也正因如此,隋朝统一南陈后不久,这里就爆发了叛乱。主要是隋朝对这些人不公引起的。
杨广继位后,自己本身就在扬州待过,对南方的状况比较了解,他知道南方并不平稳。此时他需要拉拢这些南方世家大族,只要和这些人打成一片,南方的稳定就指日可待了。所以隋炀帝才三下扬州,以此对南方世家大族示好。当然,这个举动也确实让杨广获得了南方世族的支持。至少隋朝末年的起义,几乎都是在北方,南方却很少。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躲开陇集团的控制。关陇集团在北魏时期开始出现的,北魏统治者为了保卫首都的安全,在北方边境设置了六镇,这些都是*事集团。后来因为北魏统治腐败等原因,爆发了六镇起义。朝廷号召地方镇压起义,起义是被平定了,不过很多地方人员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以尔朱荣为首的人吞并了原有的六镇*事力量,实力逐渐强大。河阴之变后,这些人掌控了北魏的局势。尔朱荣死后,贺拔岳带领在关陇地区的原有力量继续和高欢等人对抗。就这样关陇集团最终形成。
这些人本来是一个*事组织,在进入关陇地区之后和当地地主不断联姻,最后取得了地方支持。有了地方的支持之后,他们俨然成为一方诸侯。贺拔岳去世后,宇文泰成为这群人的首领。在宇文泰的领导下建立了西魏,不过西魏皇帝就是傀儡,大权被宇文泰等人掌握。唐朝诗人王勃曾说“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说的就是关陇集团比较强大。
之后宇文泰的后人推翻了西魏,建立了北周。整个北周的大权都被关陇集团掌握。毕竟他们出相入将,不仅掌握着行*权,还掌握着*权。对北周的影响非常大。北周末期的时候,关陇集团觉得北周新登基的周静帝年纪太小,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于是他们找到了关陇集团中的杨坚,在他们的支持下,杨坚推翻了北周,建立了隋朝。就是说,隋朝的建立也是因为有这些人的支持。隋朝建立之后,这些人的势力更加强大,*队和朝*都是这些人掌控的。江南很多官职也都是这些人担任的。
隋炀帝继位之后,关陇集团肯定不能像对待隋文帝一样对隋炀帝,毕竟隋文帝的江山是自己打来的,隋炀帝是继承的。隋炀帝和关陇集团之间开始出现矛盾。而且隋炀帝是皇帝,他也想大权独揽,不过朝中上下到处都是关陇集团的人,隋炀帝几乎做不了什么事。做任何事,都需要这些人的支持。如果这些人不同意,自己可能什么事都做不成。当然,隋炀帝不是没有反抗过,他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反抗这些人。修建洛阳、大运河、完善科举等,都是为了削弱关陇集团的影响。不过隋炀帝反对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自己没有资本。他待的首都长安就是人家关陇集团的地盘,*队是人家掌控的,朝中大小官员也是人家掌控的。所以隋炀帝才想脱离长安去扬州看一下。
隋炀帝到了扬州后,可以说暂时能摆脱这些人的控制。而且隋炀帝还可以趁机拉拢南方世家大族,用这些人对抗关陇集团,从而做到大权在握。当隋炀帝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到时就不需要再听从关陇集团了。
这可以说是隋炀帝三下扬州的主要几点原因,尤其是最后一点,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隋炀帝想摆脱关陇集团是没有错,哪个皇帝都想大权独揽。不过当时时机并不成熟,因为关陇集团当时的实力非常强大,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和关陇集团对抗。而且关陇集团的人也不傻,他们知道隋炀帝想摆脱自己,所以人家也需要提前做准备。最后关陇集团看中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李渊。在这些人的支持下,李渊开始造反,最终推翻了隋朝,建立唐朝统一全国,而关陇集团又再次掌握了大权。一直到唐朝灭亡,这些人才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隋炀帝做的是没错,不过他没有想到一件事。隋朝之所以能建立,就是因为有关陇集团的支持。可以说关陇集团是隋朝的统治根基,如果推翻了这些人,那么隋朝还能存在吗?再者就是即使想推翻关陇集团,也需要找一个和关陇集团势力相当的团体吧,到时候这些人可以接替关陇集团。如果没有这样的团体,那么推翻关陇集团后,谁又能为隋朝的统治提供支持呢?
总的来说,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是假,躲避关陇集团才是真。
参考资料:
《隋书》、《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