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最大法人银行,江苏银行不遗余力深耕江苏制造、加大先进制造集群服务力度,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相伴成长。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江苏银行实现了与江苏制造的相融共生。
江苏银行与江苏制造互惠共进、相得益彰的鱼水共生关系愈发显现。植根于江苏制造的资源禀赋,江苏银行竭力聚焦先进制造、深抓优质客群、牢握产业机遇,全方位助推江苏制造转型升级的同时,自身实力得以锻造和提升。
制造业面貌正在重塑,企业的金融需求逐步从单纯的结算融资和传统的信贷服务朝着日益“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江苏银行以综合金融服务的“新打法”推进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特色化、专业化、定制化,以期金融服务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并逐步构成一条共生共赢的“价值链”。
董事长夏平也曾表示,“江苏银行全力支持客户的高质量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成就客户中成就自己的未来”。
基于此,江苏银行以“客户视角”贯穿打法,不遗余力打磨综合金融服务的“金刚钻”。并在积累了高质量优质客群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小微金融等一系列行业专长和业务特色。
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打造制造业主力服务银行
江苏银行深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高质量客群,围绕强链补链关键环节制定实施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客户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成为“链主企业”,同时推动自身成为制造业主力服务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制造企业日益扩大的融资需求推动着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旨在一气呵成满足先进制造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除传统银行贷款,制造企业还需要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差异化融资手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从单一的结算融资转向股权融资、资本市场、国际往来等多元需求。
对此,江苏银行将投行、跨境、托管等各个业务板块有机结合,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协同的“内功”,形成“商行+投行”“境内+境外”“股权+债权”“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的“战斗群”。
另外,通过债务融资工具等公司类信用债券、投贷联动,加大对制造业的直接融资支持。
据悉,江苏银行为红豆集团发行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就是独立创设面向民营制造企业的全国首单。在投贷联动方面,与毅达资本、苏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作,为成长期制造业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综合金融服务“新打法”还体现为推进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特色化、专业化、定制化。江苏银行组织产品、风险、审批、一线业务人员等专业力量,分别成立研究小组,针对50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全链条特色金融服务方案,打造特色化产品体系,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大小、不同阶段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一链一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江苏银行推动实现金融服务链与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助力打造产业链生态圈。
《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年)》在年出台后,江苏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9%。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坚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决心可鉴。
事实上,通过培育先进制造链主企业,江苏银行得以挖掘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机遇。通过培育上市、拟上市企业,做好企业结算、代发工资等基础金融服务,促进江苏银行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规模,从而撑起广阔的盈利空间。
在“贴身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江苏银行自身发展也受益良多,并由此实现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动江苏制造把握发展先机
江苏银行对江苏制造的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良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可谓风控得当。
而能够实现效益和资产质量“双丰收”,正是江苏银行持续提升金融科技内功,不断升级智慧风控、深入推进“智慧金融进化工程”的结果。其具体表现,包括有效破解制造业贷款难题的同时,得心应手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
年,江苏银行国内首发全流程线上化的物联网动产融资产品,对企业存货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建立起更为实时有效的风控体系,为制造业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题。
基于此,在物联网动产质押上,江苏银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
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反过来也助力江苏银行撬动了动产金融、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通过物联网技术,江苏银行深度切入实体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调整贷款进度和额度,建立起更为实时有效的风控体系。
江苏银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要早于物联网2年。年首推国内全线上、纯信用的小微网贷产品“e融”系列产品。年,江苏银行把“e融”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集成到“随e融”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升小微企业审批通过率和精准度,并通过深挖数据价值带来“提额”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线上的融资支持。“随e融”平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