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江南地区,就是长江三角洲一带,也就是江浙一带。这里是长江的出海口,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历史上也有些朝代就选择在江南建首都。人们对江南地区的印象,还在于它优越的地理条件。那里面临大海,腹部有着山地与丘陵,又如巨大的屏障。所以,江南地区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是经济发达和风景优美,北方地区是很难与之媲美。
可是,凡是在江南地区建立首都,仿佛被下“魔咒”一样,国家在短时间就会灭亡。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候,江南地区获得较快的开发,农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南迁建都的首选之地。这些优势不能却令建立朝代存在时间都不长,最多就一百年。如东晋:年、梁朝:85年、宋:59年、明:定都时间53年、陈:32年、齐:23年。现在,我们就分析原因:
一江南地区的特点,使*事力量薄弱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说人在逆境与恶劣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生存。在和平环境中,就会消磨上进心与积极性,使之灭亡。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再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人们心态容易放松,有着“乐不思蜀”的心理。再加上丘陵等巨大的屏障作用,在江南建都的士兵也容易疏于*事训练,长期下去国家的*事力量必然日益衰弱。
中国的历朝历代,由于地理因素影响,基本都是北方向南方统一趋势。唯一由南方向北方统一,就是朱元璋率领强大的明朝骑兵。古代是一种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兵种。定都在江南的王朝,如建都在南京都缺乏北方良好的养马场,在抵御北方强敌的时候,只能处于被动状态之中。这就是大家都普遍认为“以南京为首都王朝都短命”的原因。
二江南的优越环境,人们比较丧失斗志
南宋建都江南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当时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对南宋臣民的麻痹心理进行了尖锐地讽刺。在江南地区建立首都的王朝,由于缺乏一种“居安思危”的警惕心与意识,不会努力拼搏,自然也会在短时间内灭亡。
江南地区气候宜人、农业商业发达、物产丰盛,有着建国的优越条件。但是,就是这一种条件也容易使人们如吸鸦片一样,容易麻痹大意,沉迷在舒服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样,在一种自我催眠状态中,建都的朝廷都陷入一个屏障之中,不关心外在变化,就容易被北方*权所灭掉。
如南北朝时候的陈朝,在开国时候就拥有强大的*事战斗力量。在和平环境中,陈朝也变为懒散与悠闲。之后,在北方崛起的隋*权在多次战争中逐渐强大,达到陈朝难以抗衡的局面,这一切令陈朝必然灭亡!
当然,江南地区的“魔咒”也有人被打破,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如何从南方统一北方,在南京建都也能使国家繁荣与昌盛呢?这就从朱元璋和其他开国皇帝不一样社会阅历与家庭环境说起。
朱元璋乃无产阶级,也就是贫苦人家出身。一出生就出去外面打拼,在社会中一直流浪与漂泊,人生阅历非常丰富。这些流浪经历,让朱元璋学会以不同眼光看待问题与分析问题。因此,在元末农民起义中,他能抛弃传统儒家“礼仪身份”的束缚,摆脱封建思想,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朱元璋也遇到类似于陈友谅与张士诚一样的对手,虽然朱元璋也有缺点,最可贵就是始终能有“忧患之心”,这一点也是两个强大对手难以匹敌的。所以,朱元璋在江都建立明朝能够维持与繁荣,把这个“魔咒”给打破了。
三错觉导致
人们对江南地区没有出现大一统和长寿*权,还是由于大一统和长寿*权大都是定都在北方这一种错觉导致的。西安洛阳的汉唐,明朝后来也迁都在北京,寿命差不多三百年。由于这些大一统王朝长寿,给人感觉短命的*权都在南方江南一带定都。其实,北方也有短命王朝。如北宋建都开封,时间也不长,公元-年,存在时间也就年。南北朝时候,北方*权也是更替频繁。所以,也不代表在北方建都的国家寿命一定长。
通过分析我国古代在江南地区建都的王朝寿命不长,可以总结“忧患之心”是一个国家存亡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