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3日-1月18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村医网项目团队成员,医院心内科褚明和杨刚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再次前往扬州市江都区就“村医网—房颤管理”的实施展开定期随访,从管理学角度评估房颤新型整合管理模式的执行情况,以期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村医网—房颤管理”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方参与,对于参与的各方,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整合项目参与各方成员是乡村“村医网—房颤管理”项目长远发展的根本。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防办心源性卒中防治委员会的指导和江都区卫健委的支持下,年12月,国家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江都分中心在扬州市江都区成立。项目组对试点乡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群进行房颤筛查和管理服务,设置新型整合管理模式组和传统管理模式组。三年以来,项目组的学生团队每年利用假期前往扬州市江都区实地走访和收集数据资料,评估农村社区老年房颤新型整合管理模式的执行情况。“村医网—房颤管理”项目以心源性卒中防治项目为抓手,搭建村医发展新平台,力争将农村房颤高危人群“筛出来,管起来”。
本次实践,团队走访江都区下属大桥镇、小纪镇、吴桥镇等数个乡镇,亲赴20余个乡村卫生服务站与卫生室,采访了30余名乡村一线村医,深度了解当地基层医疗情况,让大学生群体走出书本,走进乡村一线医疗。
项目实践团队同学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分为数个小组驻扎进江都区下属大桥镇、小纪镇、吴桥镇等数个乡镇,通过采访、问卷调查、民情调查、座谈会的方式,采访了卫健委、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信息管理部门等数个单位,意识到房颤这种心脏疾病的整体管控现状;同时团队成员直接走到村医和村民们的身边,了解他们对于房颤管理的理解与感受。
在对村医的采访过程中,同学们倾听到了数十位村医的深情讲述。谈及职业成就感时,他们认为“我特别开心为乡村百姓奉献,看好每个小病我也很有成就感。”谈及职业坚守时,他们喊出了“我会一直坚持到我做不动,对村民的房颤防护尽我的力做好!”项目实践团队同学感受到村医们热忱的乡村情节,十数年如一日驻扎在中国乡村一线,为我国健康乡村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次实践活动,也是联合清华生命科学院的学子共同进行,本年度活动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期待后续实践活动共同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乡村的建设。
本次实践活动,项目成员通过问卷数据再次体会到房颤这种疾病在诊断、治疗及管理领域的挑战,目前传统房颤管理模式与体系的弊端,对村民房颤诊治带来的困难。同时评估新型整合管理模式组的过程指标,为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开展提供大量一手资料。作为大学生群体,南医大学生实践团队立足老年房颤人群管理项目,为健康乡村和健康江苏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编:韩锐文字:符程皓虞永凯
图片:“村医网—房颤管理”实践项目团队
审核:管园园褚明胡晓雯栾超孟志娟策划: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霖创格社出品: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