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众多业态受限社交距离的背景下,江苏银行在今年三季度的经营上交出了满意答卷。营收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且其他多项指标向好的同时,公司在零售业务转型、金融科技赋能、助力小微企业渡疫等方面也颇有成效。
10月29日,江苏银行发布年三季度报,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江苏银行深化结构调整,不断改善经营质态,三季度主要经营指标符合预期,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持续利好的背后引擎是江苏银行始终保持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敏感性和积极性并不断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成立13年以来,江苏银行已然发展成为一家能够为各类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具有浓重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特色。
此外作为江苏省内领先的、专注地方经济与小微商业的金融机构,三季度以来,江苏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贷综合支持力度,快速帮助经济过渡疫情特殊时期迎接“新增长”。
规模稳中有进
多指标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今年三季度末,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稳中有进,截至今年9月末,江苏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1%。其中贷款总额达到1.17万亿,占比总资产达到51.92%,较年初提升逾1.5个百分点;贷款总额较今年年初增长13.05%,增速继续维持较快水准;而存款总额1.3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8%。
业绩表现上,今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2.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亿元。从增长归因来看,三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0.99%。
后疫情时代,江苏银行顺应金融供给侧改革潮流,积极调整疫情逆周期因素引发的坏账风险,主动加大风险抵补能力,使得其三季度经营增长的同时保持“平稳”步伐。
为把控资产质量,江苏银行基于审慎风控体系管理,反哺不良压降。截至今年9月末,江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3%,比今年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拨备计提充足。拨备覆盖率为.07%,比今年年初上升17.28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江苏银行孜孜不倦提升资本实力,应对监管要求和经济逆风。今年7月,江苏银行发布亿元配股计划,计划完成后将夯实公司资本金。截至今年9月末,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8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5%。
多领域加大金融科技赋能
零售转型卓有成效
作为金融科技的先行者,江苏银行一直立志成为“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并秉持以科技铸就金融服务护城河的理念,持续尝试在城商行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
在紧扣“做大零售业务、深化客户经营”这一战略目标上,江苏银行不断深化“智慧零售”转型发展,持续打造了一系列符合定位的零售业务定点突破业务,成功将金融科技应用于营销管理、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领域,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多个业务领域落地应用。
具体来看,江苏银行推动网点智慧化转型,加快柜面无纸化改革,推出“随e伴”智能自助业务办理柜台,开启智能集中授权新模式,逐步实现总行集中授权,显著提高了网下办事效率。
而在银行“肉搏”的信用卡领域,江苏银行与综合消费场景平台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不断丰富信用卡产品体系,上线ETC项目,深入推进大数据运用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三季度发布的新版手机银行充分发挥5G技术的优势特点,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围绕“多线上功能,多服务场景”,实现了以技术为导向的移动金融创新变革,帮助用户更直观,更交互,更合规地了解江苏银行的特色业务与产品。
未来江苏银行还将与江苏移动进一步提升5G消息平台的服务能力,把更多金融服务布局在5G消息中,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而从三季报中也可看出公司今年零售转型卓有成效,零售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零售贷款余额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9.58%,占全部贷款余额38.22%,占比增加2.09个百分点,进入城商行第一梯队。
扎根地方
助力小微企业平稳渡疫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状况关系千家万户。作为扎根江苏的城商行,一直以来,江苏银行加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普惠金融业务的资源投入,并大力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其江苏省内小微贷款余额连续多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今年疫情发生后,国家先后出台金融扶持*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此过程中,江苏银行秉持“让融资不再难”的理念,于年初与国家税务部门合作推出设立首批50亿元“税e融”专项信用额度,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最高万元、最长3年期限,专属优惠利率的纯信用、全线上贷款服务。
随后今年7月,江苏银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