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事活动开展前,花荡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成员前往辖区企业和村民家中,开展了入户调研,征求了部分村民代表对“村规民约”的意见,发现本村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水笔一直被忽视,在几经修改完善的村规民约内都没有它的身影,没有文化支撑的美丽乡村是没有灵*的,群众反响强烈。
扬州毛笔又名扬州水笔,历史悠久,诞生于五代十国至北宋年间。大桥花荡是毛笔之乡,曾有“四井八乡数十里,家家户户做笔忙”的盛景,辖区内的江都国画笔厂是中国文房四宝成员单位,其传承的扬州水笔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目前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缺失传承保护的热情和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建设,通过村规民约为保护非遗宣传、展示提供条件,有助于打造本村特色文化,为非遗文化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做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花荡是水笔之乡,但现在没人愿意学制笔,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咱们的水笔历史不了解,让人痛心。要在村规民约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重点宣传,提高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协委员石庆鹏建议。“村规民约要有本村特色,不能千篇一律,非遗水笔就是我们的特色”“村规民约难以记忆,建议将我村村规民约以快板的形式传唱,以更好地记忆”“现在的村规是年刚刚实施的,涵盖内容很广,有学法守法、生态保护、婚丧嫁娶、产业发展等等,但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建议将村规民约融入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当中”……与会人员围绕议题,立足本村实际,积极发言,建言献策。
花荡村*支部书记王标总结了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在现村规民约(年)的基础上新增一条:制笔技艺需传承,非遗文化利发展,多多发展和宣传,乡村振兴扬笔名。王标说,“坚持文化自信,以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进完善村规民约,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粹,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规定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通过村规民约,以快板传唱形式大力宣传,让新村规上墙更上群众心间。”
文字图片:大桥镇*协工委
责任编辑:王毅张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