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书推荐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
TUhjnbcbe - 2021/7/3 8:44:00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年初,一伙盗墓贼在大云山顶部挖掘古墓,连丧四条人命,惊动了当地和文物部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和盱眙县人民zf投入巨资,于年上半年开始对大云山汉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一年多的钻探、发掘,现已确认大云山顶部原来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大云山江都王陵平面图王陵占地25万平方米,陵园内共发现墓葬数十座,包括主墓3座(M1、M2、M8),陪葬墓11座(M3~M6、M9~M15),车马陪葬坑2座(K2、K7)、兵器陪葬坑2座(K3、K6)。大云山,位于江苏盱眙县马坝镇境内,皖苏两省交界于此,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秦汉时期,全国三十六郡之一的东阳郡成为南北文化的交汇点,而大云山便位于东阳郡的北面。正因其在秦汉时期的显赫地理位置,大云山一带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聚集了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古代葬地。这里曾经出土过楚国郢爰(金币)、秦代铜权(秤砣)、汉代木刻星象图、凫形玉带钩等国家级文物,有人因此将大云山一带比喻为第二个马王堆。经过三年的发掘,目前已接近尾声,一座规模宏大的汉代诸侯王陵已经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整个王陵平面近似正方形,占地25万平方米。陵园内共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两座、兵器陪葬坑两座。其中,主墓均分布于陵园南部,陪葬墓均分布于陵园北部,车马陪葬坑位于陵园南部,兵器陪葬坑分布于陵园北侧,紧靠陵墙。整体布局排列有序,严谨规整。◥◤M1与M2东西并列,分别为刘非与其王后的墓葬,为同茔异穴结构。两墓同位于陵园的南部,形制相同,平面呈“中”字形。M1南北长米,墓坑到墓底深近20米,M2比M1面积略小。考古工作仍在一如既往地仔细进行,越来越多的金缕玉衣残片被清理出来。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以连接玉片的缕线代表穿戴者的身份等级,皇帝及部分近臣的使用金线,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织,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整座陵园还遗留下了陵墙、陵门、道路、排水设施等建筑遗迹,可以想见当年建成之时的宏伟壮观景象不亚于一座城池。这就不得不提及汉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汉代人认为王陵是王侯死后的生活场所,为此很多帝王或诸侯在生前登基或封王之时就开始修建陵墓。而所修之墓,不仅耗费巨大(往往占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随葬品丰富,在形制上也尽量模仿墓主人生前所居住的城市的模样。信息结合网络资讯整理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1号墓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盱眙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编著文物出版社年1月定价:.00元(全四册)现价:.00元

内容简介

1本书总计四册,主要介绍了汉代江都王陵1号墓的发掘与研究成果,详细公布了1号墓的墓葬结构与七千余件出土遗物。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王陵有两座大墓,墓主是西汉江都王刘非夫妇,1号墓墓主为江都王刘非。该墓葬是研究汉代帝王陵墓形制及丧葬制度的重要实例,曾被评为年的重大考古发现。本书为汉代帝王陵寝制度及建筑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研究汉代诸侯王的历史,汉代在江苏地区的*治统治、*事经营、经济发展等提供鲜活的出土资料。

细节展示

实书拍摄

关于购买

京东购买识别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书推荐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