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三点,开幕式在扬州市景诚国际大酒店举行,决赛拉开了序幕。出席开幕式的有诗歌理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思敬;著名书法家、作家,全国*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诗人,语文教学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教育教研中心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何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评论中心主任张树伟;诗人、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李林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顾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工委委员蒋锋;江苏省江都经济开发区*工委委员、**办主任,大桥镇宣传委员孙群安;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赵公明;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总支书记、校长褚朝顺等。开幕式由诗人、校园文学研究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校园文学馆馆长王世龙主持。
顾明部长首先介绍了江都的人文、历史概况,他表示决赛在大桥高级中学举办,充分说明了各位业界专家、各地学校师生对江都教育的认可;希望大桥高级中学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最后祝愿所有选手赛出佳绩。
褚朝顺校长指出组委会给大桥高级中学提供开阔眼界的学习提升机会,大中定会当好东道主,广交四方友,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竞赛环境、优质的服务保障、和谐的交流氛围。
吴思敬教授阐释了大赛“弘扬叶圣陶教育思想、配合与促进课程改革、倡导中学生健康写作、发现与培养文学新苗”的宗旨;强调大赛以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中最核心的“抒真情、说真话”为要求,作文应该情感真挚、健康向上,用一颗温暖赤诚的心,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的爱。最后,吴会长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比赛得到肯定和激励,提高写作技能,激发文学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林阳总编指出写作是一辈子的事,而听、说、读、写是文学的基础教育,并从这四个方面作了详细指导,最后以“诗文定向悲欢拾,学识须从世界观”勉励大家。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戴宜珊同学、深圳市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彭环环老师、我校周冬梅老师分别代表决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发言。开幕式结束后,何郁老师开设了题为《怀赤子心,做用心人》的讲座。何老师指出参加决赛的学生赤子心就是初心,做生活的用心人,在选材上才能独辟蹊径;真正的记叙能力需要有个好的开篇、有中间段落的华彩乐章;真正的议论能力需要有见识、有感悟生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何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并希望所有参赛同学顺着向上的方向,在时间的淘洗中日益精进,坚定地到达上游。讲座现场师生互动频繁,气氛热烈。何老师的及时辅导增强了他们参赛的信心。
3月28日上午,现场决赛和教师交流会在我校举行。上午八点,选手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进场;上午九点,时长两小时的决赛正式开始。九点半,指导教师交流座谈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校园文学研究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校园文学馆馆长王世龙老师,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组委会李林芳老师和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的指导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大赛组委会李林芳老师主持。李林芳老师代表组委会向大家表达了感谢。王世龙老师介绍了大赛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指出把叶圣陶杯作文赛当成有学术味道的学术交流会,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给教师以启发,他鼓励教师团队做好文学课堂工作,师生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四川邻水实验学校赵老师上台介绍了学校的语文教育活动。广西桂林国龙外国语学校教师代表说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点燃了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文学梦,有效激发了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认同感。我校李冬芹老师分享了作文指导的感悟,她说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