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江都区上下坚定信心、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江都区委书记张彤说,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的起步之年,江都区将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全力以赴确保“十四五”首战告捷。
作为全市最大经济体
江都区去年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GDP亿元,增长3.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65亿元,增长5%;
工业开票销售亿元,增长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元,
分别增长3.5%、6%。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立足时代方位,坚决扛起新使命新任务,在“两争一前列”中展现扬州担当。
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张彤说,“十四五”期间,江都区将围绕“创新转型、链式发展,打造‘制造强区’引领标识”的目标,通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紧盯新方向,培育新动能,迈向中高端,在全省再塑“江都制造”的领先地位。
江都区将紧密对接全市“+1”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延链,确保先进制造业规模总量与发展质态保持全市第一、苏中领先。
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打造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助推“江都制造”向“江都智造”飞跃、向“江都运营”升级。
张彤说,今年江都将加快园区“二次创业”,打造标准化项目推进体系,创维智慧化产业、中远海运LNG船及双燃料船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光线电影世界一期、新松机器人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
全面推进强链补链。
加快实施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特点的全流程技术改造,建成市级以上智能车间3个以上。各园区选择1-2个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展多维研究,形成精准管用的可视化产业图谱。推进建筑骨干企业混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创成鲁班奖、国优奖2个以上。
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探索“头部+生态”发展模式,制定服务落地头部企业工作机制,加快推动SAP企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大华无人机研发中心、西门子赋能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实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50个以上。认真研究绘制数字经济产业图谱,以市场化科技公司的定位推进大数据公司实体化产业化运营,积极探索数据池的价值实现模式。以打造东亚文化产业园为目标,发挥大运河原点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品牌效应,培育发展电子竞技、文娱创意、体育科技等文体旅新业态。
打造赋能型服务体系。
紧盯企业多元化成长需求,引进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化基金、上市辅导机构等赋能主体,基金总规模达亿元、新投放30亿元以上,力争扬瑞新材料等4家企业IPO过会,75%以上规上企业实现多项无形资产叠加,构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系统。
通讯员江萱记者嵇尚东
新媒体编辑曹燕王欢
·END·
我们坚持原创
我们坚守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