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南方来我的初中石碌
带父母进城赵一锅我是老前辈
关于高考的点滴回忆
江都许国江
作者许国江先生,年5月生,江都市一中原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都市作协顾问,文艺天地杂志顾问。著有《心愿》《许国江微型小说选》《诱惑》《许国江作品精选》等13部作品集。多篇作品入选《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数十种权威性选本。被《微型小说选刊》评介为“当代百家”,江苏省微型小说30强。
年月,我们班近50人参加了高考。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应届和少数往届生一起,被高校、中专录取了10余人。在当时公社中学中是名列前茅的,有10多名农村青年跳出了农门,在全公社引起了轰动。学校在全县名声大振,有人甚至称杨庄中学为小扬中。上世纪70年代,江都县所属各公社都有一所中学。
年,我在我家乡杨庄公社杨庄中学任教。年底,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高考的指示,而且决足当年寒假招生。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大家都没有思想准备。我们学校规模很小,高一、高二各一个班。高中学制两年。我担任高二班主任,教语文、*治两门学科。学校将77届毕业的学生中报名参考的少部分学生和少数知青,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复习迎考。我给他们复习语文和*治两门学科。高考由省里统一命题,试题难度不大,比较简单。考试阅卷由县里统一组织安排。我参加了高考语文阅卷,地点在江都七闸河西进修学校,全封闭式的。发榜时,我们学校毕业生加上社会知青,总共只有三四人达分数线。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报名时,*策允许没有毕业的个别优秀高二学生参加考试。我班刘观松和刘国粱两人通过考试,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属于这种情况的全县只有4人,我们占了二分之一,这对一所公社中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后来*策改变,不录取没毕业的在读高中学生,但对我校师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坚定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届高考的决心和信心。
年月,我们班近50人参加了高考,当年只考语文、*治、数学、物理和化学五门学科,我们的任课教师分别为:数学俞定海,物理瞿兴隆,化学*宁生,语文、*治许国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应届和少数往届生一起,被高校、中专录取了10余人。在当时公社中学中是名列前茅的,有10多名农村青年跳出了农门,在全公社引起了轰动。学校在全县名声大振,有人甚至称杨庄中学为小扬中。
年高考阅卷是扬州市组织的。扬州市下属各县抽调的数百名阅卷老师住在二招,全封闭式管理。我参加了这一年高考阅卷。值得一提的是年江都县高考*治考试均分扬庄中学第一。我是杨庄中学*治教师,当然引起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