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36死36伤!调查结果公布,45名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
紧急接种数十万人,无一人感染!
近日,
大运塔最后一块钢结构顶吊装成功,
成功封顶,主体建成,
大运塔钢结构“身骨”呈现。
大运塔
扬州首座以钢结构为主体建设的宝塔,共用去钢构件多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塔。大运塔主体建筑高度米,加上顶部塔尖,总高度达到.3米。
大运塔位于运河三湾风景区,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塔高百米,可通过大运河博物馆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大运塔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将重现唐风古韵。
运河上的塔,就是运河上的珍珠。
扬州是世界运河之都,除了大运塔,还有哪些塔与运河相依相伴?小编对此进行了盘点。
文峰塔
位于扬州城南大运河畔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十年(),是扬州市区仅剩的一座楼阁式古塔,塔高47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塔下有“古运河”石碑,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此入江;清康熙、乾隆皇帝几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
天中塔
位于扬州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三汊河口的高旻寺内,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康熙、乾隆二帝均亲临登塔,清道光二十四年(),塔塌。上世纪末,高旻寺在德林长老的主持下,天中塔得以复建,此塔高72米,九层。
值得一说的是,大运塔距离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离高旻寺的天中塔大概4公里,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南边是天中塔。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将在运河边连成一条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银岭塔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瓜洲古渡公园三面环水,位于大运河风光带扬州段门户位置。银岭塔位于古渡公园内,新中国成立后新建。
茱萸宝塔
茱萸宝塔是京杭大运河(七河八岛区域)的制高点,位于扬州东郊湾头镇茱萸湾公园北端的红星岛上,是一座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导航灯塔。既可以在这里看运河风情,也可以在这里登高望远,特别是每年的重阳节,更能重温古人插茱萸登高的习俗。
万福大桥塔楼
位于扬州市区新万福路上,万福大桥是我国首座塔梁古建相结合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主桥为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主跨米,全长米,上层为双向六车道,下层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桥型融现代美与古典美为一体,总体风格为亭台楼阁,设计独特新颖,造型古朴典雅,与扬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厚重气质相得益彰。
镇国寺塔
位于扬州市高邮镇国寺内,年被列为世界遗产,被誉为“南方的大雁塔”,始建于唐僖宗时期,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5.36米,此塔历经几次修葺,但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是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除了运河边的这些塔,
扬州还有不少塔值得说道说道,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栖灵塔
原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后损毁;现在的塔为年重建,位于大明寺内,九层,70米,因为是建在扬州地势最高的蜀冈之巅,因此可以说是本市境内海拔最高的塔。
白塔
亦称喇嘛塔,位于扬州瘦西湖法海寺,形似北京北海的白塔,但更为灵秀,塔高27.5米,建造年代不详,约为清代中期,“白塔晴云”是瘦西湖重要的景点。
唐代石塔
位于扬州市区文昌中路汶河小学附近的街心绿地内,五级六面,为唐代遗物,是扬州境内最古老的石塔。木兰院石塔始建于唐开成三年(),原在西门外古木兰院内,南宋嘉熙年间(-)移建于此。据光绪《江都县志》记载,南宋宝祐年间(—)及明崇祯年间(—)重修。清乾隆年间,扬州知府李逢春将石塔落地重修,并将唐时《藏舍利石塔记碑》砌入塔下,增建石栏,因此,塔上有不少清代增补的石构件,年大修。年开拓石塔路,寺庙建筑大部拆除,石塔原地保留,即今文昌中路绿化岛中。
师姑塔
位于扬州西区蒋王街道、毗邻启扬高速的师姑塔体育休闲公园,7层,高约7.8米,基座直径3米左右,汉白玉塔身,重约50吨,年底复建完工,复建时融合了石塔寺古塔与栖霞寺石塔的特点,从而更精致美观。
净土寺塔
位于扬州市高邮城区,又称东门宝塔,建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高约30米,砖砌,八角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高邮老百姓心目中标志性的历史文化建筑之一,在全国现存的佛塔中,砖砌仿阁楼式七层八面塔,在类似的砖塔中算保存比较好的一座,在浙江台州还有一座同名的塔。
天宁寺塔
这里所说的天宁寺是在仪征,不是扬州市区的。此塔坐落在仪征城河南岸,与鼓楼对峙,隔河相望,与鼓楼并称真州“双壁”。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毁于五代十国,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历代屡建屡毁,于明洪武四年重建,现为砖木结构塔身。塔现高47.2米,据称是江苏省境内最高的古塔。
万佛塔
位于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开元寺,为近年来新建,塔高98米,共9层,增加了古寺的庄严气象。
摄影刘江瑞陈建新裴习健
新媒体编辑:刘巧李亚晴孔棋
文字校对:王海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