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扬州市旅游协会考察甘南舟曲乡村游和楹联
TUhjnbcbe - 2021/1/9 1:5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1307.html

“藏乡小江南”舟曲,神奇的拉尕山、奔腾的白龙江,在天地间勾勒出了一幅秀美灵动的画卷。一座座宁静雅致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如一朵朵格桑花点缀其间,成为跳动在这幅画卷中最美妙的音符。8月13日,市旅游协会会长王玉新等在舟曲县委副书记杨树峰、舟曲县副县长来瑞香、中国邮*广告传媒公司新媒体总经理乔妍等的陪同下,考察了甘南舟曲乡村游和楹联文化街。

01

英雄故里田园风光--城马村

在白龙江一路欢歌中,汽车沿着宽敞的河堤蜿蜒而上,乡村公路如一条靓丽的丝带伸向远方。王会长等考察的第一站是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雄浑的迎梦亭,几名村民在这里正轻松聊天,笑声不段。“江水滔滔好趁云帆追远梦,炊烟袅袅漫看沃野沐春风”,大西北的豪情和这里特有的田园情趣扑面而来。迎梦亭一侧的纪念牌上是一首《张小娟赋》,考察的一行人默默细读,个个神色凝重,有的眼睛瞬间湿润了。这里是张小娟出生成长的故园。美丽秀气、勤奋善良、活泼可爱的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去年10月,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她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曾经带她去赴湘西凤凰县开展田野调查,张小娟留给蒙曼教授的印象是乐观爱笑,处处能发现美。惊闻此噩耗,痛心又动情地说:有时年轻人对美的追求,可以上升到人生的奉献,这是让人意外、让人感动,又让人觉得有希望的一件事。

城马村位于白龙江上游,辖曲瓦、岭坝、尕瓦,阴山、阳山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户人,是扶贫英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张小娟的故乡,也是多元化旅游专业村和抓*建促脱贫攻坚示范村。走在城马村,感觉走进民俗文化天地,整个村落的民房墙壁以传统的土*为底色,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粉画,不时出现在路两旁的墙壁上。路两边有排列整齐雕刻生动的12生肖,有关于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有精致的传统农耕版画,也有杆秤、搓板、马灯、算盘等已收进记忆的日常用品展示。

陪同考察的来瑞香副县长介绍说,近几年来,城马村抓住乡村旅游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机遇,挖掘人文特色及古树、陶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传统民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打造灯廊、灯赋、石鼓等文化长廊,将国学文化有机融入整体环境,建设了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田园城马。

在城马村考察,让人惊诧和称赞的还有这个村落的整洁和卫生,在宽阔的主要村道或者窄细的偏僻小道,看不到一张纸屑和一点污垢,彻底颠覆了王会长等一行考察人员对大西北农村的印象。在阴山组56号门前,看到一农妇坐在家门口悠闲地秀鞋底花,王会长主动问候后,走进她家小院,高大的果树遮挡着炙阳,院落内整洁又清凉,两层小楼房窗明几净,一族族鲜花在盆内怒发飘香,几百根木料有整齐地堆放在主屋东侧的厢房顶上。随后王会长等又走几户农家,都是一样的整洁清爽。面对王会长等人的赞叹和好奇,城马村负责人介绍说,城马村着眼提升外部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旅游专业村的同时,通过全面落实“八个一”长效机制,大力整治和解决农村柴草乱堆、粪土乱倒、垃圾乱扔、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脏乱差”现象,终于使全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考察中,王会长等还了解到,城马村还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建设现代生态观光农业村。年在天津市和平区的援助下,投资万元建设了总面积为亩的羊肚菌、黑木耳、大果樱桃、草莓、有机蔬莱温室,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集观光采摘、高效种植、立体种植、企业示范、新品种展示、种苗繁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目前,第一期项目已经完工,第二期和第三期已完成土地流转工作。

走进风景如画的城马,考察人员既欣赏了田园风光,追寻了乡村变迁乡愁记忆,还感受与张小娟一样的14万舟曲儿女栉风沐雨的坚忍不屈。在追随英雄成长原点的旅途中,感受农旅融合发展的现代生态旅游示范村。

告别城马村,远远看去村口墙壁上两句宣传标语醒目又温馨:田园城马、英雄故里。安息吧,张小娟,你用短暂的生命树立了这个时代基层青年的工作典范,你曾经追求的梦想在你的家乡已变为现实。

02

生态农庄多彩石城--各皂坝村

“凤蝶吻花忙,香浓溢窗梁;小村炊烟起,歌声唱家乡”的旅游盛景处,是王会长等考察的第二处乡村游景点各皂坝村。

步入村中,平坦整洁的村道上,一排排用小石块砌起的石墙,精致靓丽、特色鲜明,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皂坝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悠久的石头文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地方建筑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的生态文明样板村,形成了白龙江上游藏羌民族建筑特征的石头文化。

舟曲县副县长来瑞香介绍说,“各皂坝村利用石材便利的条件,对石块墙和废旧瓦片再设计、再加工、再利用,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节约环保,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头文化。”放眼看去,生态环保的理念已镌刻在舟曲的青山绿水间。

村道硬化、庭院绿化、田园美化、村容亮化。王会长等一行看到,除了“石头文化”外,各皂坝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文化墙也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朴素实用,特别是把地方特有的民俗、宗教、服饰等文化元素展现其上,惟妙惟肖、亲切朴实,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亮点,每一户人家都是一处景点,参加考察的一行人看到,在造型各异、花瓣各样“多肉”墙前,一群游客摆着多种造型拍照留念。

让考察人员更惊叹的是,坐落在深山里的各皂坝村,还有桂花大道、绣球大道、刺玫花海、多肉一条街的观花大道,45种花卉,种植面积达方米。游客大道上,十二生肖、年年有“鱼”等图案石子游步道赢得游客纷纷驻足赞许。

谈及各皂坝村的发展,村负责人向王会长等介绍说:“通过县上投资和群众自筹,他们村家家修建、翻新房屋,户户有了卫生间和洗澡间,村子面貌和村民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来瑞香副县长还为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为拓宽村道,藏汉群众在村*支部书记薛七十二的示范带头下,纷纷自发拆房让路,提升了建设速度,方圆百里传为美谈,因此皂坝村还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六尺巷”。同时,皂坝村还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办农家乐,目前在建农家乐20家,温泉别墅4座,日游客接待量可达到余人次,预计户均可增加收入达6万元。

因为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各皂坝村的核桃被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的“舟曲核桃”,全村共有多亩核桃园,树龄最长的达到一百多年,现在已全部进入盛果期,每棵树能挂果约至0斤,每年能为村民带来约80万元的收入。该村还依托民俗活动等人文内容,发展了包括采摘、体验、休闲、康体、养老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业,带动老百姓增加收入。

来瑞香副县长说,各皂坝村的变化只是舟曲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今天的舟曲县正在按照河滩、半山、高山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养蜂、养鸡、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等多元特色化产业来加快扶贫。

行走在绿树成荫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各皂坝村,感觉走在“天蓝地美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画卷里。各皂坝村成为舟曲“乡村美丽、群众富裕”的新招牌。

03

康养小镇葡萄之乡---土桥子村

走进在白龙江边的大川镇土桥子村,仿佛走近苏南的某个小镇,小桥流水,青砖花窗,亭台楼榭,古树遮阴。虽说是在室外考察,但无需戴帽打伞遮阳。主干道在宽阔的花架下,葡萄藤蔓铺满花架,或青或紫的串串葡萄晶莹透亮,一串一串垂挂在行人伸手可摘处“露秀”,难怪人称“藏乡江南第一村”。

土桥子村是中组部帮扶单位,因为位于白龙江边,环境优美、宜居养生,且全村素来有种植葡萄树的习惯,被誉为“康养小镇·葡萄之乡”。在中组部帮扶下,土桥子村经过“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专业旅游村建设,以及“一十百千万”旅游标杆村等项目的综合实施,全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土桥子村以发展经济林果种植为主,尤其是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庭院经济,目前全村拥有葡萄品种20多种,年新种植优质葡萄多亩,年产量达到了14万公斤,现有运营规范的8家合作社结合本村的葡萄产业,发展葡萄酒加工、葡萄树栽种、丛林藏鸡养殖等相关产业,仅葡萄酒加工酿制就达多公斤。

在乡村旅游方面,土桥子村以“一十百千万”项目旅游标杆村建设为契机,建设康养中心和乡村干部培训中心,目前建有康养中心1座,新建游步道米,凉亭5座,廊架9座,小桥4座,假石驳岸平方米,正在这里休闲娱乐的游客随处可见。土桥子村改造提升了原有的8家农家乐、4家民宿,能同时接待多人就餐休闲。年土桥子村接待省内外游客30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达余万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来瑞香副县长告诉王会长,土桥子村有多家规模企业,目前,投资.39万元、总建筑面积61.55平方米的土桥子德祥生态养生园项目,正在建设民宿温泉酒店、藏药理疗馆,儿童水上乐园、游泳馆、餐厅等。土桥子村还计划将白龙江河堤土桥段进行重建,打造长达四公里多的江景游步道。

眼前的土桥子村,鸟语虫鸣成赋韵,花香草绿伴云烟;葡萄飘香醉游人,农民致富有奔头。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和本地风土民情的土桥子村,正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

04

不二扬州天宁西街—楹联街

当天下午,王会长等一行还参观了天宁西街楹联文化一条街。

走进楹联文化一条街,仿佛穿越时空,仿佛行走在扬州城区某条古街,那透亮又醉眼的中国红,那一条条飘着墨香的楹联,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年前那位扬州老乡县令王忠实,还有他孝顺着的王爸爸和王妈妈。想着王县令为解老人的思乡之苦,自己拿出银钱,仿效故乡江南扬州的样子,筹备了灯会;想着他还因地制宜,派士兵从山上砍来松柏树枝,搭起了灯棚;想着他别出心裁挂出三面成对的灯对联;想着他还亲自书写“不二扬州”横额和“半间松棚半间架,一重明月一盏灯”等楹联。不知道这位老乡县令是否想到过,他的孝心和才智,如今成为舟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舟曲与扬州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遥遥相望心心相印的印记。

让扬州人与这位老乡县令一同自豪的是,凭借着数百年来深厚的楹联文化积淀,年舟曲县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县”,舟曲建成了“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舟曲的楹联文化节被评为“最美中国”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活动,舟曲“楹联文化”享誉全国。

满目金*香百里、一方美景醉千山;十里楹联书声悦,藏乡江南换新颜。舟曲楹联文化也进一步扩大了“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了舟曲旅游形象。

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洁、副会长王杏*、唐熠,副会长单位香格里拉(扬州店)副总经理汤勇,副秘书长厉萍、强兆顺,一带一路文化学者周鑫等一行11人参加考察。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扬州市旅游协会考察甘南舟曲乡村游和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