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主人风采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记扬州市劳
TUhjnbcbe - 2021/1/6 21:17:00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记扬州市劳动模范、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总支部书记戴尔庆

宽阔的盐邵河,波翻浪涌,滚滚向前;希望的田野上,生机勃勃,大地飞歌;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奔向新时代的征途上,在*建引领下,真武村的干部群众勇于探索,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之路、脱贫富民之路。

真武村,地处盐邵河畔。但是长期以来,虽然地理条件优越,村里的年轻人却纷纷走上了出外打工之路。留守家乡从事传统粮食种植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生产效率低下,增值空间有限,村民的生活水平,同周边村组相比,明显低了一个档次。“以前我们守着土地过日子,只能糊住一张嘴,却不温不火,一直富不起来。”有的村民如此抱怨。

*建引领,撑起脱贫顶梁柱

“良田沃土留不住人正常么?捧着‘金饭碗’却吃不上香米饭’的状况必须改变!”年6月,当时正做着钢材生意且蒸蒸日上的戴尔庆作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都不可理解的决定,由一个远近闻名的“钢材老板”变成了贫困村的支部书记!“你这是眼睁睁地从米箩里往糠箩里跳啊!”的确,当时真武村的情况真的令人寒心:村集体的年收入仅20多万元,负债却高达万元,村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撑起脱贫顶梁柱

“到底怎么才能摘掉真武村经济薄弱的穷帽子?我认为,必须从村*组织班子抓起,由支部牵头,*员干部带头,群众土地入股,兴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戴尔庆任村*总支书记的第一天,就召集全体*员谋划发展之路。有道是万事开头难,脱贫攻坚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挑战:省综合社项目千辛万苦争取到了,但个别班子成员热情却怎么也调动不起来,怎么办?*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展示出来的。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全体村民的同心协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更好的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戴尔庆就带头吃住在村,自己开拖拉机、收割机,维修机器……第一个下田、最后一个离地,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这次是“玩真的”。在戴尔庆的带领下,真武村“两委”一班人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从农村干部转身为农民:育秧,管理,收割,销售,样样在行,人人都是“多面手”。“四夏”季节,他们卷起裤腿,和大家一起下秧。有这么一件事让真武村的村民们深为感动,年尚在成长中的合作社打算购买一台烘干机,七拼八凑还差30万,戴尔庆瞒着家人拿出了30万元存款,机器到村的那天,村里的几位老*员说:“你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一定全力支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戴尔庆这么“玩命”地干,村干部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没有一句怨言。书记带头、村干部参与、*员支持、群众拥护,*组织能“一声喊到底”,老百姓个个都夸:现在的班子可有“精气神”了。

夯实基础,双脚踏上幸福路

在江都,真武村是比较早建立专业农村合作社的,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戴尔庆记忆犹新,他说:“在那个时刻,我感受到了压力,但更感受到了责任,有一个信念始终坚定不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乡亲们富起来,就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做好我的工作,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村民的期望。”

年年初,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提上了真武村村委会的议事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项被实践证明的利民惠民之举,却遇到了不少的阻力。有人观望,有的人表示怀疑:“就凭着土地入股,就能坐在家里拿钱,还有这种好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合作社就是稳定民心、稳定经济的基础。为了切实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戴尔庆率领村“两委”人员走门串户,宣讲*策、沟通思想、释疑解惑,在统一思想、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号召广大村民以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入股,耕、种、管、收、卖全交由合作社管理,享有合作社所拥有的股权利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戴尔庆带领村组干部及合作社入股农户,制定相关合作社章程制度,确立初次分配加二次分红的收入分配机制,按每年每亩斤粳稻(乘以国家当年粮食指导价结合市场实际收购价格兑现)对村民进行初次保底分配,再将盈余的资金提取60%进行二次分红,提取20%作为公积金,兜底初次分配,提取20%作为公益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配与二次分红的相结合,农民收益得到了保障,释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在获取土地收益的同时,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实现“双进账”。另外给予村干部管理人员每亩90元管理费,减产部分管理人员与合作社3:7分担,超产部分4:6分配,实现了村集体、农户、村组干部三方面共同增收。年合作社为老百姓兑现保底分配总额.53万元,二次分红总额20.5万元,让老百姓在土地中获取了真正的实惠。

双脚踏上幸福路

经过10个月的艰苦工作,年真武村首批流转土地亩,随后逐年递增。截至年末,合作社流转土地经营面积.58亩,户农户入股。农户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村干部做田间管理员,通过规模化、统一化的运作,农田生产面积有效增幅10%左右,亩均成本降低约元,土地规模效益显著,在脱贫致富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同时,戴尔庆还带领村集体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购买收割机、插秧机为合作社以及种田大户、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6万元,为村集体创收万元,为干部增加收入23.94万元,为老百姓增加务工收入72.82万元。

实实在在的致富成果,让真武村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更美好的明天,也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社采取了“六个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统一育苗供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采购销售。同时,村民们按入股的土地可以享受“保底分红”,参加劳动可获得工资,还可以参加“二次分红”,当年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一位村民由衷感叹:“入股合作社,平时有工资,年底再分红,确实比以前实惠多了。合作社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健康发展,美丽乡村绘蓝图

“集体经济怎样发展壮大?如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这是我一直思考和谋划的事情。”合作社的成立让戴尔庆的目光看得更远。

通过走访调查,戴尔庆得出结论:农民要增收,不能“望天收”,靠土地吃饭,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必须要走高附加值的道路。为此,合作社从“苏北里下河农科所”精挑细选,引进优良品种,采用自种、加工与销售一条龙规划发展,并成功注册“都合”牌大米。

凭借优良的品质与合理的价格,“都合”品牌声名鹊起,成了当地市场上的“抢手货”,拥有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客户。为了使老百姓从土地里获得更大的收益,合作社将产业链不断延伸,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自营。

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美好的村庄环境,戴尔庆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决定将蔡真路的两侧米安装路牙,由真武村全体村组干部自己动手在两侧全部培土栽种花木。在一号路同盟、友爱桥南路两侧,阚庄、曹庄桥南路两侧也全部栽上了花木,每年都要花费5-7万元增栽花木和管理。花费6.35万元完成了新真滨路路牙建设。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一号路北至邱桥,南至真滨路,阚庄、周庄、杨楼、北陈庄、金庄、北王庄安装路灯共余盏,完成了村路的“亮化工程”。并在年支出10余万元为周庄组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该组家庭用水难的困境。

美丽乡村绘蓝图

几年来,真武村有这样一份戴尔庆为民办实事的目录表:投入资金近万元,先后建成田间生产道路23条、新建低压管灌覆盖面积亩、农桥7座、泵站33座、河道清淤6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戴尔庆创新思路、严格要求,落实村庄保洁人员15人,落实河道管护人员13人,落实2辆拖拉机运送垃圾。并全部签订协议书及安全协议,每月集中召开保洁员和河道管护人员会议,村庄整治和河道管护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全体村民由此真正感受到农村城市化带来的生活变化,扎实的举措、明显的效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村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戴尔庆的目光看得更远。今年6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真武镇首届插秧节”热闹开启,吸引了江都数百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的积极参与。在戴尔庆的眼中,这这场活动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农耕劳作的实践场地“从而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和喜悦,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数年奋斗,一朝蝶变。如今的真武村,合作社已逐步规范化、规模化,产业链也更加成熟,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干部群众,信心满满: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征途上,我们真武村必将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

END

爱我就帮我点击

“点赞”+“在看”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人风采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记扬州市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