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
江都被“点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正在不断增多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对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你知道吗?
咱江都就有两个古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具体城镇名单如下↓↓↓
江都区邵伯镇
(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邵伯镇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与古城扬州仅距23公里。
邵伯,古名步邱,又名甘棠,是地处江淮要冲江都之北的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名士谢安,在此筑埭治水造福乡民,人们比之为召公,从此这个运河重镇得名邵伯。
▲邵伯大马头
邵伯因运河而生存,水上运输异常繁忙,因而各码头,不仅多,而且各具功能。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邵伯斗野亭铁牛
江都区邵伯镇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文人为最,孙觉、苏轼、苏辙、*庭坚、秦观、张耒等来此作诗,堪称绝妙。
邵伯铁牛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余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但保存完好者仅邵伯铁牛而已。
江都区大桥镇
(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桥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扬州市江都区东南部。大桥古称白沙,自汉以来,已有人文记载,或见文物,或见史志。明朝时,平江伯陈瑄开白塔(獭)河,沟通漕运,大桥得“天下之水都汇于此”便利,渐成货物中转集散地,商贸的兴起促进了古镇的繁华。
东去的大江,拐了个弯,仿佛特意用臂膀挽起这片土地走向海洋,阅尽沧桑的大桥镇坐落在江畔宁静的港湾里,长江如同一条纽带,将她与世界连接起来。
▲大桥老街
徜徉在被车辙碾出一道道凹痕的条石古街,每块石头都像是一本厚重的书,记录了大桥的风云际会——隋唐年间,沿着丝绸之路走来了一批波斯胡商,并在大桥安家落户;宋代中叶,岳家*与金*在这里大战一场,留下了壮怀激烈的悲怆;清康熙年间,从大桥走出去的著名诗人顾图河,成为中国最早研究日本*事实力的学者;抗战硝烟弥漫之时,束星北怀报“科技救国”的理想,从大桥远渡美国求学,被后人誉为“中国雷达之父”。
▲开元寺
上海都市带与南京经济圈在这里重叠,沿江经济带与沿河经济带在这里交汇,沪宁产业带与沿江工业走廊在这里平行。万亩的牡丹园,芍药园,桃花园。享誉全国的开元古寺,元朝的波斯村......作为花木之乡,箱包之乡,油笔之乡的大桥镇正在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最美扬州人
传播思想实践理想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