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扬州航空产业展翅欲飞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7/3 15:30:00

通讯员扬发改记者嵇尚东丁蕾

昨天,记者从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的云平台二期项目已通过初步评审,计划8月召开成果发布会。机载共性中心加快推进云平台二期项目,是我市航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细节。

航空项目建设加速“爬升”

航空产业是我市“+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随着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和产业合作逐步深入,全市航空产业正加速形成包含主机制造、科研院所、配套制造、人才培养、文化载体等相对健全的产业体系。

按照业界共识,飞机组成包括机身结构、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三大部分,其中机载系统包括航电和机电两大部分,相当于飞机的“大脑神经”和“肌肉血液”。

年7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我市揭牌成立机载共性中心。作为国家重大专项的重要支撑,机载共性中心致力于共性技术研发,打造服务机载系统全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流程体系和配套工具链,对外提供专业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孵化、人才培养等科技服务。如今,机载共性中心已将部分发展规划变为现实。

年12月,机载共性中心与扬州电信签约,合作建设机载共性中心电信云平台项目,目前该平台已上线运行。即将上线运行的云平台二期项目,在一期基础上不断完善功能,目前已建成项目管理、试航管理、产品数据开发、供应商管理、软件平台五大功能模块。“为实现上述功能,中心自主设计和引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CAD)、辅助仿真软件等一批高端工业软件。”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谭伟伟介绍。

作为开放式研发平台,机载共性中心为扬州软件业参与航空软件开发提供了契机。谭伟伟表示,扬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较好基础,机载共性中心已与多家扬州知名软件企业进行了前期沟通和对接,一旦专项进入实施阶段,将有多家企业参与其中。

产业“雁阵”集群正在形成

5G智能视觉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民用飞机制造、民用飞机中央处理器单元完成组装和交付、大载重量无人机研发成功……航空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我市航空产业一批产品崭露头角,缘于近年来一批重量级科创项目的落户。

年3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生态科技新城航空谷,目前,超算中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中心)基本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在此设立院士工作站。

沈阳所扬州院落户后,形成了项目招引的“葡萄串效应”。在其引荐下,全国民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相继来扬投资,西谷检测(航空元器件检测)、鑫精合激光(金属3D打印)、东睿(航空软件)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其中,西安西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在扬设立扬州西谷航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运营。

航空产业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为发挥龙头企业的引擎作用,加速航空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在市发改委(航空办)组织下,沈阳所扬州院、机载共性中心、宝胜集团、新扬新材料等30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扬州市航空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在产业创新联盟助力下,新扬新材料、峰明光电、航鹰科技、伊兴机械等6家扬州本土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已进入中航合格供应商目录。

航空产业发展还需要大量高端人才支撑。年4月,我市与中航研究院合作,在扬成立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空气动力、飞机结构与强度、发动机技术研究等9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第一批余名师生已入驻办公学习。

航空产业起飞有了“新航线”

据统计,目前全市与航空相关的企业共有42家,涵盖主机制造、科研院所、配套制造、人才培养、文化载体等多种类型,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航空产业体系。在航空产业集群中,还有江都小熊飞机制造和航空发动机复材叶片设计研发制造、高邮通用机场等一批项目正加快推进。

我市航空产业如何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沈阳所扬州院、机载共性中心、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是未来全市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市航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通过重点打造一批特色航空产业园区,构建“一核引领、两基地协同、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布局。

“‘一核引领’就是以江广融合区为核心,通过航空谷、杭盛科技园以及广陵新城航空双创基地、广陵经开区航空产业园等载体,继续承接航空科研机构实体、学院及配套企业,统筹推进航空制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打造扬州航空产业的核心区。”该负责人介绍,“两基地协同”是指打造扬泰国际机场空港新城和高邮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两大产业基地,推动民航、通航两大领域协同互促发展。“多点联动”则是指我市将继续通过全国和本土的两个航空产业联盟,开展业务对接、配套供应、技术攻关等合作,引导和帮助一些基础较好、具备条件的非航空类企业进入航空产业领域。

本文来源:扬州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扬州航空产业展翅欲飞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