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u0001朱棣u0001登基u00
TUhjnbcbe - 2025/7/3 15:3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第二年,其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只是继位之时他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明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年,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带兵攻入南京,朱允炆在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崩塌之际自焚,一同上路的还有自己的皇后和太子。

自此,天下彻底成了朱棣的天下。皇帝虽死,哥哥朱标留下来的子女却依旧是朱棣的心头患,是斩草除根?还是留下朱标一方的血脉?朱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朱标之妻吕氏

朱标的儿子们各个薄命,最长寿的也没有活过三十岁,和被朱棣猜忌的儿子们比起来,吕氏的命数算好的。

朱棣篡位后,十分需要有人为自己正名,好坐稳皇位,嫂子吕氏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夜之间皆葬身火海,吕氏强忍悲痛,用一份诏书,为自己的其他儿女换来生的机会。

她以太后身份颁布谴责建文帝的谕旨,说自己的儿子确实被奸佞小人蒙蔽了双眼,置国家危难于不顾,燕王朱棣出兵名正言顺,他是为了国家大统挺身而出,现在皇帝已自焚谢罪,如今的皇位理应由燕王继承。

因此,朱棣继位之后没有太为难她,只是将她从太后之位上降下来,让她带着剩余几个儿女出宫静养。

她住在朱标分给她的宅院里,替早逝的丈夫守墓,不再过问外头的腥风血雨,得以安稳度日。

只是儿女的一个个逝去叫她垮了精神,晚年疾病缠身,郁郁而终。

朱标的三个儿子

朱标的三子和四子是朱棣最忌惮的,毕竟朱允炆一死,这两个藩王是最有造反实力的人。由此一来,朱棣一上台就忙着削掉两人藩位。

朱标的三儿子朱允熥被降为广泽王,派往福建,四儿子朱允熞则降为怀恩王,派往辽宁。一南一北两个极点,可见朱棣生怕兄弟俩会联合起来起兵造反。

毕竟他自己就是藩王出身,靠着手中的势力和各股势力的支持,一路从北京打入南京,藩王的威力他再清楚不过。

兄弟俩一朝是皇子,一朝是藩王,如今又随着哥哥的倒台,成了别人玩于股掌中的棋子,心中有怨念,却实在不敢发泄,只好听从安排乖乖赴任。

他们知道,哥哥当初贵为一国之君,都没有挡住朱棣的大军。如今他们手里一没军队、二没实权,就算对朱棣起兵是民心所向,那也是鸡蛋碰石头。

不但打不赢,还会落得个被斩草除根的结局。不如先去封地隐忍几年,秘密筹划,他朱棣总有露出破绽的一天。

这一层兄弟俩想到了,朱棣也想到了。眼见兄弟俩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去了苦寒之地,一个去了酷暑之地,朱棣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的安排不够妥当。

这要是有点什么动作,他都没法及时得到消息。俩兄弟是没法联合了,但若是有一个亡命徒自己起兵来和他拼命,他又信息闭塞没法早做准备,必然搞得朝局动荡。

不行,得叫他们回来。于是分封的诏书才下发三个月,他就一把撤回,急匆匆召兄弟俩回南京。

这波操作叫原本听话的朱允熥和朱允熞坐不住了,他说滚就滚,他说回来就回来,哥哥一家的血海深仇没报,他们还要受这等窝囊气。

朱棣这是身不正就怕影子斜,成天给自己立假想敌。早知今日,当初何必起兵造反?这皇位本就是爷爷传给他们家的。

如此一来,兄弟俩刚碰头就满腹牢骚,没忍住多吐槽了几句,结果被有心人捅到了朱棣跟前。

朱棣正愁没有根除两人的由头,理由得来全不费功夫,朱棣遂以雷霆之势下令:他们张口闭口对当局不满,岂不是要起兵谋反?通通贬为庶人,到先祖的老家去闭门思过!

这样一来,朱棣安心了,兄弟俩的悲惨人生却开始了。

朱元璋的老家在凤阳,虽然在朱元璋上位后富裕了些,但比起来俩兄弟原本的封地还是差了一截。更何况他们现在是罪人之身,受人监视,手中无权,日子过得要多艰难有多艰难。

四子朱允熞很快在这种高压下病倒了,他如今有家不能回,有苦不能说,把他软禁在此不如直接杀了他,如此生不如死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朱允熞最终死在了被囚禁的日子里,死因没有记载,不过是穷病缠身、忧郁而死。他没有成家,至死都是孤苦伶仃一人,年仅29岁。

三子朱允熥是兄弟中活得最久的一个,但去世的时候也只有39岁,且死得不明不白,显然是受了同年谷王朱橞谋反的牵连,因朱棣的猜忌而死。

朱棣谋反给藩王们打了样,有的实力不错的藩王也动了起兵的心思,朱元璋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就是其中之一。

可朱允熥的这个叔叔不厚道,自己想要皇位又不想背世人骂名,干脆想了个帮朱允熥夺位的名头。他完全没和朱允熥商量,就私自筹备兵力和合作伙伴,打算悄悄谋反。

只是军队还没出发,他的密谋就被捅破了,朱棣铁血手腕将他软禁起来,他在恐惧中没几年便面见了阎王。

朱橞一死,朱棣的矛头又对向朱允熥,他知道这小子这些年来不老实,他是念在朱允熥手里没什么实权才没迫害他性命,没想到他还有和其他藩王联手这条路可以走。

如今兄长朱标在世的儿子只有朱允熥,朱允熥不死,手中有势的藩王就总有扳倒他朱棣的理由,干脆一狠心,将兄长的最后一脉亲骨肉也除掉。

于是在朱允熥39岁这一年,莫名得了急病,没几天就撒手人寰,这其中不难看出,背后是谁的手笔。

朱允炆倒台的时候,朱标还有个小儿子朱允熙也在世。他年纪小,被降位之后连封地都没有,只能跟在母亲吕氏身边为朱标守灵。

明摆着他是几个兄弟里最没有威胁的一个,而且在天子脚下,朱棣能掌握他的一切动向,可就算这样,朱棣也从没对这个最小的侄子放下心。

好景不长,永乐四年一场诡异的大火夺走了朱允熙的性命,那年他年仅16岁,成了兄弟姐妹中最短命的一个。宅院失火,偏偏只烧了朱允熙的住所,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朱允熙就奔赴黄泉。

他的宅院和母亲吕氏的宅院相连,当时年近四十的吕氏竟然毫发无伤,不免叫人怀疑这是一场有目的的纵火。对于朱标的几个儿子,朱棣算是雨露均沾,一个都没有留情面。

最是无情帝王家,毕竟登上高位就要忍受孤独,他在高位上怕有朝一日自己被人拽下来,就只能心狠手辣,将统治道路上一切可能的挡路石都踢掉。

朱标的两个女儿

朱标的女儿中,顺利长到成年的有江都和宜伦两个郡主,只是同属一脉的两个郡主命运却截然不同,长姐早逝,幺妹安度余生。

朱棣夺位时,宜伦郡主年纪尚小。事后朱棣急于向世人佐证,他不是那等肆意迫害前朝人士的篡位者,便把小公主接到皇宫里来养,疼爱有加。

毕竟这只是个女孩子,且他攻入南京的时候年纪又够小,对他这个叔叔和其亲哥哥之间的恩怨十分懵懂,没有什么威胁又能展现他的慈爱之心,宠爱一些也没什么。

宜伦郡主在宫里长到适嫁年纪,由朱棣亲自作主将她嫁给了锦衣卫百户于礼,算是得了个优渥结局。

可她的亲姐姐江都公主的命运就没这么顺畅了,朱棣继位后其封号被降为“江都郡主”暂且不提,身为朱标长女的她被许配给了耿炳文之子耿睿,成了她悲剧的开始。

朱棣起兵时,耿炳文作为大将军负责征讨朱棣之事。父子俩和朱棣打得有来有回,险些攻入朱棣掌权的北京。

只是后来建文帝不满前线迟迟没有捷报,擅自换掉父子俩,结果接替上去的李景隆更拉垮,非但没制服朱棣,还被朱棣打得一蹶不振,直接导致朱棣的军队长驱直入,攻入南京。

拿下南京后,朱棣第一时间就去找耿炳文一家清算,这家他夺位途中的“钉子户”,让他在前线上损失了不少将领。

他以铁血手腕逼得耿炳文自尽,又随便扣了顶帽子处死了耿炳文的几个儿子,身为公主的江都逃过一劫,但丈夫的死给她带来了沉痛打击,不久之后便一病不起,追随丈夫而去。

宜伦郡主能逃过一劫,得到个不错的结局,不过是因为没有处在权力的旋涡中。

朱棣手上已经沾了不少亲人的血,为了自己的良心能过意的去,为了自己不留下千古的骂名,能手下留情的人物他自然会手下留情。

不但叫宜伦郡主安稳长大,还将她接至宫中亲自教养,朱棣或许也是想通过对她的宠爱,弥补一些对死于他刀下的小辈们的亏欠。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朱棣u0001登基u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