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历来是每个皇帝最忌惮的事情,尤其是开国皇帝,生怕跟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在自己百年后对自己儿孙不利,于是对着昔日的生死兄弟祭起了屠刀,兔死狗烹的故事无数次上演。
当然,也有例外,有两位皇帝把这件功臣这件事情处理的挺好,那就是我们的“唐宗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的事迹大家太熟悉了,杯酒释兵权,给一干老将放了长假,撂下军权回家抱孙子去了。但历史证明这个办法也并非万全之策,埋下的祸根便是整个宋朝都重文轻武。
既能让功臣继续为自己打工,还彻底打消他们造反的念头,那才是真本事。
别说,唐太宗李世民便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他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却也是大唐立国时主要缔造者,在处理功臣这件事情上着实做到了更高一筹。然而必须注意,李世民的做法不可复制,毕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他这样的情商,既能亲自上阵杀敌立军功,又同时能把腹黑玩的炉火纯青的的皇帝更不多见。
功高盖主?那也得能盖的住
李渊当皇帝的时候,最大的军功获得者不是别人,正是时任秦王的李世民本尊。靠着军功,李世民获得的头衔相当的多,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文职武职都占全了,当然,最牛叉当属天策上将,可以开府建衙,天策府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李世民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李渊本来想把李世民当制衡太子的工具可以说,李渊对战功卓越的二儿子李世民已经基本上是封无可封了。有朋友就问了,难道李渊就没一点儿帝王之术?对李世民就这么放心?
其实李渊一开始的小算盘是用李世民来制衡太子李建成的,可万万没想到,李二太优秀,渐渐的做大做强,于是李渊又想用太子压制李世民,可还没等李建成发难,曾经的太子宿卫杨文干却在这时候谋反了,这让李建成脱不了干系,李世民平定了杨文干后,势力更大了,李建成却在这次叛乱里实力大损。
后来爆发的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李渊自己也被李二架空,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做了皇帝的李世民便要考虑如何对待战功卓著的开国功臣了,但其实也不是特别担心,毕竟能和李二拼军功的人没有几个。
功高盖主的人也不是没有
能和李世民比划比划军功的,排第一的就得是李靖了。提起李靖,我想大家第一反应便是托塔李天王了。别问我为啥唐朝的李靖去守商朝的陈唐关,我也不知道古代小说家的脑袋是怎么开的。
唐初名将李靖真实历史上的李靖是除了太宗皇帝本尊以外战功最为卓越的人了,如果说李世民最有可能因为军功而忌惮谁,那李靖首当其冲。但就冲着李靖办过的几件事,李世民表示玩转他没什么问题。
起初李靖是隋朝的死忠粉,早早的就觉察出李渊一家要反隋,于是假扮囚犯,准备去江都向杨广打小报告,哪知道刚到长安,李渊就反了,然后李靖就从假囚犯成了真囚犯。李渊当即要杀了李靖,还是李世民惜才,将其救了下来,此后李靖在为大唐平定南方时战功卓著,足见李世民的眼光。
所以在李世民准备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找李靖帮忙,哪知道李天王是个耿直Boy,表示您回去吧,我只能做到保持中立。
这也是为啥后来军事才能无人能及的李靖始终进不了李二的核心圈子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耿直的“李天王”被腹黑皇帝玩的团团转
不过李世民可不是赵匡胤,所谓用人不疑,还是对李靖委以重任,任其为行军大总管,进攻突厥。李靖千里行军突袭恶阳岭,一举歼灭东突厥主力。
按理说这是泼天的功劳了吧?搁着其他皇帝估计要得考虑来个走狗烹了,可隔着腹黑达人李世民这里,根本不是事儿。
李世民,让功臣老老实实发挥余热,还不李靖刚班师回朝,就有个叫萧瑀的御史弹劾李靖,说李靖在袭破东突厥颉利可汗王帐时,纵兵掠夺珍宝财物。
李世民看了弹劾奏折,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然后语重心长的对群臣说道:
隋朝的史万岁当年取得战功却没得到应有的封赏,所以隋朝灭亡是必然的事情,朕不能这么做。
于是当即宣布,赦免了李靖治军无方的罪过,还封了他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食邑五百户。
李靖不是不想居功自傲,是李二根本就没给他机会。
李爱卿,你老态龙钟的样子让朕想起一个人
贞观18年,李世民要攻打高句丽,想让李靖陪自己去东北那嘎达转一圈。此时的李靖已经73岁高龄了,就说自己年迈体衰,没办法陪着皇帝跑那么远了。
李世民也不着急,一脸关心的样子,然后临了给李靖撂了这么两句话:
当年司马仲达也自称老病,居然也能取代曹魏而自立。
一句话让老迈的李靖不得不跟着李世民远李天王立马表示,咱们啥时候出发?我跟你去还不行吗?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李靖跟随李世民到达相州后病重,实在无法到达前线,在贞观二十三年后病死。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靖去世的七天后,腹黑男李世民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李靖尚且如此,其他功臣自不必说,被李世民纂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