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7-28日,由华彩琴行创始人、音乐学者梁景涛带队华彩琴行访问团一行来到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交流,拜访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子初教授。
王子初教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音乐史学会名誉会长、东亚国际音乐考古学会会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四任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唱片总公司艺术顾问、中华文化信息网顾问;兼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多所院校客座教授等职。从事音乐考古学研究数十年,其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19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和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出版《中国音乐考古学》《中国音乐考古论纲》《碎金风华: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等著作20余部。王子初教授在家中热情接待华彩琴行访问团成员,着重介绍了中国实验音乐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曾侯乙编钟、贾湖骨笛及西汉江都王刘非墓仿玉玻璃编磬等,皆为人类音乐考古史上的奇迹。
王子初教授介绍了《中国音乐考古大系》编撰出版”项目,这将是一部全面著录中国音乐考古学发掘和研究成果的超大型丛书,预计达0个卷册,计划分三期陆续完成编撰。《中国音乐考古大系》是继王子初教授为总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出版之后又一重大科研项目。
中国音乐考古学的研究,是对通过发掘手段获取的地下音乐文物进行史学研究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是现代中国音乐史学乃至现代中国历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子初教授听取了梁景涛即将出版的最新音乐专著《中国乐器简史》的汇报,并题写序言。王子初教授向梁景涛赠送了复原的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距今距今~年)。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0多支用丹顶鹤翅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距今~年,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从距今年左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王子初教授讲述了其团队复原西汉江都王刘非墓出土编磬的过程。为实现这一目标,王先生首先主持了全套出土编磬的修复,使出土残片恢复为20件独立的磬块;又请南京博物院专家进行三维摄影,由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负责电脑建模和三维雕刻,制成了全套编磬的工程阳模,交付与上海琉园水晶制品有限公司。琉园用了年的时间,进行了次的玻璃烧造试验,获得了与江都王刘非墓出土编磬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基本相近的高铅钡硅酸盐玻璃玉料,并成功地复原了5套、件编磬,完成了这一项目的复原实验部分。郑州大学中国音乐考古陈列馆一角(正中为复制王孙诰编钟)在郑州大学中国音乐考古陈列馆,王老师向大家进一步展示了近5年来,其广泛借助实验音乐考古研究的方法,完成了王孙诰编钟、曾侯乙墓编磬、叶县许灵公墓编钟、日本奈良正仓院唐传五弦/曲项琵琶等共计件中国重要音乐文物的复制、复原,成绩喜人。王子初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复制的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珍藏的五弦琵琶。它是我国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唐代艺术精品,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五弦琵琶传世杰作。华彩琴行创始人梁景涛、艺术总监梁景永与王子初教授在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留影王子初教授向梁景涛赠送了近年来他本人的部分著作《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江西卷)、《中国音乐考古学》、《中国音乐考古论纲》等一批专业图书。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华彩琴行访问团又深入到河南博物院对音乐文物重点考察。河南省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之一:贾湖骨笛
新石器时代,出土时间:年,长2.6厘米,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M号墓,来自年前的笛子。
截取丹顶鹤的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难能可贵的是它器形完整,故更显得珍贵。它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是中国音乐文明史的奇迹。骨排箫,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箫,距今多年,最长管2.7、最短管11.8厘米。为禽类腿骨所制,由1根长短递减的骨管组成,出土时管身有带子束管的痕迹。
河南博物院珍藏的8件西周时期的虢季铜俑钟,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造型精美,反映了古代音乐、青铜器和政治制度。墓主人是虢国君主虢祭,钟的拥有揭示了其尊贵身份和西周礼乐制度。这组文物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蟠龙纹钮钟20件,夔龙纹镈钟4件,(春秋时期)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各种乐器演奏的雕砖人物(北宋)
各种乐器演奏的雕砖俑(元代)华彩琴行访问团又到郑州大剧院观看了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青年交响乐团首次访华的演出。此次访问收获满满,开阔了视野,对下一步的合作也做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