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生活了近三十年,我最初对“蜀冈”并未深究。然而,随着多次经过“蜀冈西峰”那块古朴的石碑,我逐渐对那个“蜀”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探寻它的由来与深意。
.井水连川
若你上网探寻,会发现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在四川峨眉山游历时,因口渴而在山涧中取水,却不慎将取水用的瓢遗失。几年后,当他再次出现在扬州大明寺,在井中打水时,竟然意外发现了当年丢失的瓢!这段传说被载入《江都县志·提封志》,为这座丘陵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然而,尽管传说增添了考察的趣味性,但若以之为证,似乎仍显得不够严谨。
.地脉通蜀
3.1▍扬州的自然联系有人主张,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与下游的扬子江同宗同源,因而提出“扬州与西蜀相连”的观点。然而,这种说法似乎牵强附会。相比之下,将长江自然划分为“这段”与“那段”,更能让扬州与整个长江流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3.2▍文人的观点翻阅古人的诗书,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文人墨客都坚信“扬州地脉通蜀”的观点。例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就引用了朱熹的一段话,阐述了岷山与江南两岸的紧密联系。此外,自隋唐以后,“蜀冈之名逐渐成为谜团,但不少诗词文章仍在强调“扬蜀地脉相通,使得这种设定逐渐被世人接受。例如,明代张以宁在《翠屏集》卷2中就明确写道:“蜀冈从岷山延伸至扬州,其茶园所产的茶叶甘香如蒙顶。
0.茶似蒙顶
有人从口味上进一步阐释了“蜀冈”的概念。五代毛文锡在《茶谱》中记录了扬州禅智寺旁的蜀冈茶园,其茶叶甘香且味道与蒙顶相似。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淮东路·扬州》中也提到,由于旧传地脉通蜀,因此扬州的蜀冈产茶味道如蒙顶,故得此名。值得一提的是,蒙顶作为中国传统绿茶的珍品,生产于四川省雅安的蒙顶山,其珍稀地位可见一斑。
.咬文嚼字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蜀冈”的命名由来,我们不妨从字义上入手。在《说文解字·虫部》中,“蜀”被解释为“葵中蚕也”,其形状像一只趴伏蠕动的蚕虫。有学者提出,扬州平原上这座小土丘的形态与蚕虫相似,因此得名“蜀冈”。此外,《尔雅·释山》中称“独者蜀”,而邵晋涵解释道,“蜀”即“一”,南楚地区称之为“独”。从字义上看,“蜀”与“独”的繁体“獨”在古时的读音相近,因此意义也可能相通。不少学者认为,声音与字义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印证了“蜀冈”命名的合理性。
.结论
正是这些繁杂而多元的解释,共同揭示了“蜀冈”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发展脉络可追溯至古老的邗城,而邗城正是屹立在蜀冈之巅。探寻扬州的深厚历史,我们无法绕过蜀冈这一关键节点。它见证了这片平原上的无数变迁,从金戈铁马的战争岁月到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蜀冈”之名也因此承载了无尽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