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6 17:53:00
近日,江苏淮安盱眙县发现一座汉代诸侯王陵园,墓主人是汉武帝的哥哥江都王刘非。在出土的数以万计的文物中,其中一件文物非常像现代造型的火锅,被专家们取名为“五格濡鼎”。这件烹煮食物的器皿,内部用4块隔板和一个圆筒将鼎分成5个独立的区域,与现代的九宫格火锅如出一辙。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专家表示,五格濡鼎的出土将火锅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年。从陶土罐到九宫格,锅中“品味”舌尖上的智慧一般来说,火锅的定义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围炉而食的进餐方式,二是就滚汤投进鱼肉蔬菜即烫即吃的烹调方式,三是一种特殊的菜品名称。三者合一,方称得上近代以来坊间津津乐道的“火锅”。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图片来源:央视频据考证,战国时期,就有火锅的雏形出现了,当时的锅主要是以陶罐、铜锅为主,称为“斗”。火锅在古代称为古董羹,是由其食物在锅中煮时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也就是说从战国开始,就开启了吃货模式。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西汉出现了“五格濡鼎”,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可以说这就是现今的“鸳鸯锅”的始祖。而到了南北朝,“通鼎”成为火锅最普遍的器皿,至此跟我们现在的炭炉火锅基本上一模一样。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多个,应邀品尝者达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配菜多为舶来品,唯有菌类最长久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广东的海鲜火锅,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云南的滇味火锅,湘西的狗肉火锅,重庆的毛肚火锅,北京的羊肉涮锅等,堪称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除了肉类,蔬菜也是火锅大餐必不可少的配餐。图片来源:“地道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