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宏(-)原名张国荣,曾用名张宏,马义植。江都永安陈夏庄人。
马义宏出生在永安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外做职员,母亲早逝,他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中。到了求学的年龄,父亲才将其带在身边,先后到浦口小学,江都县中学读书。
在江都县中学读书时,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进步报刊,思想上倾向于革命,就跟随进步学生一起到扬州南门清真寺的贫民区里举办民众识字班。一面教百姓识字,一面宣传抗日的道理。年,为了声援北京学生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马义宏与同学们在学校成立了“救国会”,组织学生罢课游行。
年,马义宏中学毕业,进入镇江暑期师资训练班学习了三个月,先后到扬中县庆隆乡钱家祠堂小学,镇江师范学校做教师。年“七.七”亊变后,他毅然辞职,回到扬州参加扬州的“晨鸣社”与“民众宣传团”,投入到家乡的抗日救亡斗争中去。11月,他又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道,从南京经汉口,至西安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三期三大队九队学习,接受了正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大毕业后,他听从组织派遣,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分配到由江上青等人组织的“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到安徽六安时,“江文团”与中共安徽省工委和中共中央长江局联係,留在了安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马义宏被分配到国民政府安徽省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在全椒县,他在群众帮助下,以“动委会”的名义,揭露暗中勾结日伪的大地主的罪恶,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这时,国民党广西军的一位旅长,看中了马义宏的才干,派人送钱送物,封官许愿,要他投到自己门下。马义宏不顾利诱与威胁,给予了严词拒绝。
年,马义宏被调到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任秘书。不久,22岁的马义宏又受命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
当时的嘉山,主要地盘与交通线都被故占领。抗日政权仅能在七个乡的范围内活动。马义宏注意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组织统一战线,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使得抗日民主政权的地盘扩大到4个区42个乡镇的范围。
年8,9月间,马义宏又调任中共仪征县委书记。当时,日伪在仪征腹地建立据点,然后再对根据地进行分割,蚕食,伪化,使抗日武装遭受到重大损失,抗日民主政权被压缩在月塘周边的一小块地方。马义宏服从组织决定,不避艰险,勇挑重担,走马上任。他依靠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深入到贫苦百姓中去,没法救治罹患疟疾的群众,开展借粮互助活动;他注意团结教育各界人士,在减租减息工作中,把握分寸,既考虑农民的要求,又团结争取地方乡坤;同时带领武工队奔波在山区,穿插于敌后,宣传抗日斗争的光明前途,组织军民开展对敌斗争。
今日仪征月塘
就在打开了仪征工作局面,斗争形势开始好转,地方党政工作走上正轨之时,由于马义宏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一直没有一个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他积劳成疾,染上了痢疾。又由于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病情越拖越重,直至肠子溃烂,出血不止,卧床不起,终因不治而逝。时年23岁。
年,在津浦路东区委举行的追悼会上,曾有一副挽联的下联写道:“痛悼两颗红星陨落,江淮风雨有余哀”。所谓两颗红星,即指不久前刚刚逝世的马义宏与蒲东两同志。可见其在党和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