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扬州文化之谜大运河扬州段入江口,历史上有
TUhjnbcbe - 2025/5/2 17:11:00

朱广盛

生生不息的运河水,滋养了一代代扬州人,

7月9日下午,我参加江苏书展扬州分会场的活动,听姜师立先生分享《大运河与历代王朝》,受益良多。期间互动,我就提问了这个问题:大运河扬州段的入江口,历史上有几个?

我们还是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顺序来梳理吧。

一、六圩入江口

最新的大运河入江口是六圩,这是开凿京杭大运河形成的。

年开始了对京杭运河第一次从徐州至扬州里运河全线的大规模整治扩建工程。工程历时3年,按照通航吨一列式顶推船二级航道标准进行治理。湾头至六圩都天庙段运河开挖于年,按二级航道标准:底宽60米,水深4米设计施工,至年10月完工。

(六圩口门)

如今,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整治工程位于京杭运河苏北口门段,起点为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终点为六圩入江口门,全长约5.37公里,是省、市打造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的重要航段。在大运河入江口西岸,又一座美丽的滨江公园——运河河口公园。

二、瓜洲入江口

其次,齐浣开凿伊娄河,瓜洲成为入江口。

《旧唐书·齐浣传》记载:唐开元二十六年(),齐浣任润州刺史。扬州水利专家先容向齐浣建议,认为润州与扬州一江之隔,漕船过江至扬州,要绕道至瓜步沙尾,由仪征运口进出,不光要多走30公里水路,还经常在江中被风涛侵袭,必须开伊娄河解决这一问题。齐浣采纳,上报朝廷,唐玄宗准奏。

伊娄河长12.5公里,既削减江上漂溢之灾,还节约往返途费数十万。同时于伊娄河口设伊娄埭,建斗门,开纳税收。伊娄河开通后,漕运年总量最高达万石,可见瓜洲船运的繁忙。瓜洲成为古运河入江口以后,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素有“江北重镇、千年古镇”之称。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这首诗中,李白他用了两个最大的词,时间传承是“万古”,空间造福是“天地”,他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以诗笔赞颂地方官齐浣,更是歌赞扬州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居然用诗画的语言说的是科技,“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唐代时扬州人在运河上苦心经营,创造出一整套从埭堰、斗门直至船闸等人工渠化河流的过船技术设施,使运河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畅通。而伊娄河更为元代大运河的“截弯取直”提供了范例,少走了弯路,这是扬州的贡献。

大运河自湾头流向西南,经黄金坝后向南进入扬州城区段,直至高旻寺,全长约20公里。原自邵伯经茱萸湾曲折绕城而过,通过瓜洲运河至长江的这段河道,现在被扬州人称为“古运河”。

三、仪征入江口

再次,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流经扬城并数弯穿城入江。

开皇七年(年),隋文帝(~)为平陈,开三阳渎(即今老三阳河),自今江都宜陵,经樊川,北至射阳湖入淮。大业元年(年),隋炀帝继开沟,深而广之。

(《大运河地图:北京到扬子江段》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水经注》记载:“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说的是东晋永和年间(—年),邗沟口门淤段,在今仪征设欧阳埭,引江水入埭,六十里到达今天的扬州,“救活”了邗沟。李保华先生认为,隋炀帝所拓宽的运河基本上与仪扬运河重合,出江口依然未变。

仪征,曾以‘真州’之名在中国漕运历史上闪耀光彩,它扼守大运河的入江口,自隋唐始,便是漕运、盐运的中转之地;宋朝时更有‘真州转运半天下’之美名。”年,大运河改道由六圩入江,仪征运河改成“仪扬河”,仪扬河则东起三汊河,西至泗源沟。

(仪扬河闸)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以后,带来唐代“春风十里扬州路”,商贾云集,红袖纷纷,时有“扬一益二”之称;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扬州进一步成为南北水运的交通枢纽;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两京并设,扬州运河漕运进入了全盛时期。唐代,仪征运河成漕运生命线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东南漕粮由仪征运河转漕抵达京师的历史。宋代时,仪征运河(真楚运河)和汴河是漕运最繁忙的河道。明代学者庄昶在《东关闸记》中说:“仪真,京师喉襟之地,转输漕运之所必由,朝贡商贾之所必涉。有京师,不能无仪真也。”

历史上,仪征运河为历代政权的巩固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邗沟入江口

最后难解的题目是,邗沟的入江口在哪里?

(邗沟历代线路)

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年,是吴王夫差为了攻打北方的齐国,运送粮草兵马而建。夫差与他手下正在开挖大运河的士兵,他们完成了历史上开挖大运河的“第一锹”。

《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吴沟通江淮图》运河部分)

邗沟,又名邗江,经过扬州城北,然后向东,继而向北,然后串联了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一直挖到淮河,总长大约三百八十里。邗沟乃是利用蜀冈南麓下冲积平原上珠串似的湖泊向北延伸,达于淮安城北的末口入淮河,自此邗沟成为沟通江淮连接南北的通道,也是今日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区段。今天,我们除了可从蜀冈下向东至黄金坝仍可见残存的邗沟外,向西或西南方向寻觅,除了连绵的丘陵,已经丝毫找不到邗沟原先出江口的痕迹或遗物来了。

(邗沟大王庙)

夫差开挖邗沟,除了便于交通,又是水利建设。它具有灌排的功能,使得江淮地区逐渐成了从低洼沼泽地变成了米粮田。因而,原来相差很大的长江南北两岸的文化,逐渐趋于一致。

但邗沟的入江口在哪里,至今还是个谜。

1
查看完整版本: 扬州文化之谜大运河扬州段入江口,历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