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号,周六,大降温前的温暖。鉴真大道上的鉴真图书馆内,一场有关“穿越扬州两千五百年”的讲座,正在进行。主讲人是扬州市著名文人、作家韦明铧老师。
这是第二次走进“扬州讲坛”听讲座。第一次还是讲座热盛行的十年前。那是一场纯理论类型的讲座,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经过口罩三四年,集体活动、密闭空间等等,成了令人紧张的字眼。从大讲堂里不满座的状况,也能看出几分。
扬州人对于扬州城,总是有无限的好奇。扬州城对于扬州人,始终充满了吸引力。“我是扬州人”五个字中,有多少自豪与自得?可是,古往今来,因为爱上扬州不惜以性命做赌的人,又有多少?
韦老师的讲座,便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着扬州城的魅力与美丽。
天下九州,扬州是至今没有变化的名字。那时候的扬州人,可以毫无纠结地说一声:大扬州,真大啊!这个占据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其地域远超了九分之一。如今华东六省的大部分加上台湾岛,都是“扬州”范畴。
将今天的扬州定格为扬州,在隋唐以后。在此之前,广被丘陵的广陵、江河都在此汇聚的江都、善做工具的干人、邗人,是扬州人最早的先辈。他们汇聚于此,生存繁衍。因水而建,因河而兴的扬州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吴王夫差沟通邗沟,北上争霸息息相关。另一个吴王刘濞拥有煮盐和铸铜便利,为今天扬州城所在地的“扬州”,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大发展。
吴越争霸的吴王夫差,终结了春秋时期的争霸风潮。吴王宫里,美人西施的盈盈浅笑,消弭了一代枭雄的豪迈之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国,借机获得了恢复。当越王勾践笑傲江湖的时候,吴王夫差黯然落幕。
考古专家在距离发现越王剑的楚国郢都不远处,发现了吴王戈。这或许是两个生前仇敌死后难解的仇怨?越王自作用剑与吴王自作用戈,代表了当时乃至一直到现在,中国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然,吴王夫差最早开凿的邗沟,为后来隋炀帝杨广修筑大运河,留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因为吴王夫差,沿用至今的地名邗江,干人、邗人,是最早的主人。西汉初年的吴王刘濞,将扬州的经济,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后世“销金一锅子”的扬州,奠定了又一个基调。与吴濞同祖同宗的江都王刘建,则为“扬州出美女”,做了最早的贡献。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和亲第一人刘细君,不但开启了汉代宗室女和亲的先河,还代表了扬州美女最早的颜值担当。她用短短的生命,留下了一个长长的故事和传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个又一个在扬州历史上留下名姓的古人,灿烂了星汉。他们是历史星空里最璀璨的星。其中一颗最具争议的星星,非杨广莫属。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广陵大都督”,到意志消沉埋骨扬州的隋炀帝,不过二三十年时光。争权夺利时的小心翼翼,成功上位后的一人独大,隋炀帝的心路历程,于今天的官场,有没有借鉴作用?
杨广人生前后两段巨大的不一样,给研究者留下尽可发挥的空间。就像他最终的安眠地也是谜团个个一样。他同父同母的长兄杨勇被他设计陷害而亡。千百年后,他的掘墓人,却叫了杨勇。千年恩怨,在掘墓后有没有“一笑抿恩仇”?
城市的故事,其实是人的故事。当“淮左名都”的“竹西佳处”变成“渐黄昏、清角吹寒,都是空城”时,还有故事吗?没了!像后面的“扬州十日”一样,有故事的是守城人史可法,是扬州城的“螺丝结顶”巷。史可法用四十三年的积累,成就了最后一年的名垂青史。清人南下的残酷杀戮,给扬州留下一个至今在“灵异”传说界赫赫有名的巷名。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韦老师的讲座,有两个多小时的洋洋洒洒。扬州城的故事,有两千多年的绵绵长长。京杭大运河的流水,至今造福两岸民众。每一次看到古运河上长长的拖驳船,总会产生些奇怪的思想。
扬州城,更美了。尤其在这个温暖午后的阳光下。一路沿扬子江路过来,留下最多故事的蜀岗西峰上,山峰耸翠。秋日里五彩的叶子,缤纷了人心。用三份淡然,三份欣赏,三份自己的理解,扬州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岂不有趣得多!
“这纷纷飘坠的音符,有多少温暖有多少爱?”谁知道?
反正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