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犹太籍的明朝清官左唐扬州市江都区
TUhjnbcbe - 2025/5/1 17:05:00

左唐无历史画像,图片为借用

(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左唐,字尧卿,犹太人,明宪宗成化年间(—)出生于江都一个行医或经商的平民家庭。左唐的家族祖先,是北宋年间从天竺来向中国皇帝进贡的犹太人。这是一个团体,共有73姓余家。当时北宋皇帝下诏:“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遣汴梁”。后来到了明代,这些犹太人已分布到杭州、宁波、扬州、苏州、南京、宁夏等地。

左唐为人谦和,孝父母、敬长上、和乡里、亲师友,深得百姓敬重。明弘治八年(),左唐到留都南京参加应试,中了举人。次年,适值三年一度的京试,左唐又一举考中进士,名登金榜名中第11名,留京任朝列大夫,是我国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犹太籍进士。明正德二年()二月,左唐的挚友,又是同里同乡同科的进士、吏部给事中徐昂与王守仁等号称“海内忠直”的50人,被太监刘瑾矫诏,诬为奸党,逐出朝门。左唐亦受到诛连,被排挤离京,调往四川,任布政司参议,后又调往广东任参政署司篆,统管财政。(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左唐为人正派,为官清廉,性情刚烈,处理公务铁面无私,史称其“尽忠报国,德修厥躬”。尽管每年经手的银两多达数万两之巨,但他严明规约,力堵漏厄,绝不给下属有苟且之隙。由于阻断了上下人等贪占的门路,因而引起了他们的不满,有人就怀恨在心,萌发了报复他、扳倒他的念头。正巧,这时朝廷派特使来广东盘点库银,守藏吏便暗中做了手脚,盘点的结果自然是账面与库银不符,独少“羡余”(随国家税收附加征收的地方税)。朝廷特使既不作进一步调查,也不听左唐的辩解,便以诬控为实,并据此上奏。左唐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气愤,更是羞愧,因此一病不起。他的上司和同行们知道他是冤枉的,都先后来劝导他。他长叹道:“我平生砥砺名节,想不到竟蒙垢如此。没有名节的人又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从此不吃不喝,没几天便绝食而亡。

左唐的死,震动了广东,不少正直的下属联名上书都察院南直隶巡按大臣。在巡按的直接干预下,再一次复查库银,却是一两也不少,这才知道是守藏吏栽赃诬陷。左唐死后,有一位名叫伧以训的广东人,对左唐的清廉作风深为钦佩,就亲自护送左唐的棺柩来江都故里。他见左唐不仅在广东没有治一份产业,住所清寒之至,未见有任何岁余银两,而且故里亦很清贫,简直是家徒四壁,别无长物。官员们见了,无不欷嘘。伧以训将左唐受诬经过写成一篇墓志铭,勒石墓前,还了左唐清白,也使他的事迹得以流传后世。(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刻于年(明正德七年)的开封犹太会堂《尊崇道经寺记》

此外,左唐还为犹太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过努力。明正德七年(),左唐曾为开封犹太教堂撰写了著名的《尊崇道经寺记》碑文。左唐在文中追述了犹太人的漫长历史,阐述了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强调了与中国儒家学说的相符性,促使犹太教与中国儒学结合,为犹太教以后在华生根、传布找到了方向。碑文中还记载了犹太教士满刺在扬州讲解《摩西王经》的事迹。(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犹太籍的明朝清官左唐扬州市江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