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19 17:35:00
蒋琬(—),字重器,明时江都人,明定西侯。蒋琬为蒋贵嫡孙,其父蒋文有病,便由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的侯爵职位,于天顺年()末佩平羌将军印总兵甘肃。成化八年(),召还后协守南京,兼督操江;两年后入督十二团营,后兼总管神机营兵;成化十三年()帅京军防于大同、宣府;成化二十年()出御边寇,寇退班师,加太保兼太子太傅,封定西侯;成化二十三年()偕汪直按辽东边事,卒于任上,赠凉国公,谥敏毅。著有《蒋琬文集》10卷。蒋琬是一位有勇有谋、坚定果断的将帅,总兵甘肃时,为了长期抵御外敌的需要,在他的策划与指挥下,修筑了甘州、沙河诸屯堡,有效地保障了边疆的安全。成化二十年()御敌班师后,他针对出征中发现的问题,陈机宜二十事,上皆报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曾第一个提出了修筑北京外城的建议。朱棣夺得明政权,定都北京,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到明中期以后,北京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都市,但是在军事上却缺乏足够的抵御外敌的条件和实力。北方的蒙古族凭着金戈铁骑,甚至能直接冲入北京城内,尤其是己巳之变(土木堡之变),敌骑竟长驱北京城下,虏走英宗,直接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危存亡。成化十三年(),蒋琬执掌左军都督府,建议加筑北京外城。他在奏章中写道:“上祖肇建南京,京城外复筑土城以卫居民,诚万世之业。今北京但有内城,己巳之变,敌骑长驱,直薄城下,可以为鉴。”在分析了北京无外城的弊端之后,他也提出了加筑外城的可行办法:“今西北隅故址犹存,亟行劝募令,济以工罚,成功不难。”同时,他又言道:“大同、宣府诸塞下,腴田无虑数十万,悉为豪右所占,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细民失业。脱若使边关有警,内郡何资?运道成梗,京师安给?请遣给事、御史按核塞下田,定其料额;畿内民田,严戢豪右毋得侵夺。庶兵民足食而内外有备。”他提出在京城近郊抑制豪强夺田,安定兵民,增强保卫京城的群众基础,这是颇有远见的战略思想。(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宪宗虽然也认同蒋琬的观点,却一直未办。直到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部又兵临北京城下,肆意掠夺,从容而退,发生史称“庚戌之变”后,明世宗与大臣这才想起70多年前蒋琬的奏议,并于嘉靖四十三年()开始修筑北京外城——罗城。(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