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
TUhjnbcbe - 2025/4/12 19:3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www.csjkc.com/m/

两汉时期的“横葬制墓”可分为大型“黄肠题凑”墓、大中小型横穴式崖洞墓、大中小型斜坡墓道土扩木椁墓、中小型斜坡墓道土洞室木椁墓、大中型斜坡墓道石室墓、大中型斜坡墓雜石合构墓、大中小型斜坡墓道砖室墓等。其中,前四类在战国晚期、秦代或西汉早期就已经出现;后三类主要是西汉中晚期新出现的“横葬制墓”类型。

大型“黄肠题凑”墓目前已发掘的西汉时期的黄肠题凑墓有十多座,尽管都是竖穴开挖,但斜坡墓道直通墓底,即与墓底大体齐平,并且设置有甬道、墓门、前室,也就是说下葬方式是横向进人墓室,因而所有黄肠题凑墓均属于“横葬制墓”范畴。大型黄肠题凑墓在西汉早期就多有发现,如石家庄小沿村赵王张耳墓、长沙望城坡长沙王后渔阳墓、长沙象鼻嘴某代长沙王墓、长沙咸家湖长沙王后曹撰墓、长沙风盘岭某长沙王后墓、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属于西汉中晚期的有安徽六安双墩六安王刘庆墓、河北定县八角廊中山怀王刘修墓、江苏高邮天山广陵厉王刘胥墓、长沙望城风篷岭某代刘姓长沙王后墓、北京老山燕王或广阳王墓、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墓、山东定陶县灵圣湖定陶王墓等。

长期以来,人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自西汉早期就出现并流行这种大型黄肠题凑墓,其来源在哪里前几年被盗掘的临潼秦东陵一号陵园一号大墓,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底。该墓被盗后在破案过程中,专业人员从盗洞下去发现墓室保存较好,没有完全坍塌,并进行了拍照和摄像,从影像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墓使用了黄肠题凑葬制,其结构与汉代黄肠题凑一致。关于该墓的墓主与年代,从盗墓者那里缴获的铭文漆豆看,一般认为属于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之陵寝,其年代为战国晚期。关于秦昭王墓用黄肠题凑还见于文献记载。《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引《皇览冢墓记》记载,汉明帝朝,公卿大夫诸儒八十余人论《五经》误失,符节令宋元上言:“臣闻秦昭王与吕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贵,冢皆以黄肠题凑,处地高燥,未坏。臣愿发昭王、不韦冢,视未烧《诗》《书》。”

目前,关东地区战国王陵亦有发掘,但并未发现黄肠题凑墓,如20世纪30年代被盗掘的安徽李三谷堆战国晚期楚王墓未见使用黄肠题凑。河南新郑胡庄战国晚期韩王陵仍为传统的木椁形态,不过其椁室为两面坡的屋型,较为少见。过去有人认为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使用了题凑葬制,但与汉代“木头皆内向”的黄肠题凑形态并不相同。实际上,秦国的这种黄肠题凑葬制并不限于战国秦东陵这一座墓,其他战国秦王陵以及秦始皇陵地宫很可能也使用了黄肠题凑。从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秦始皇陵地宫有多重墓门以及考古钻探的墓圹结构看,秦始皇陵地宫采用黄肠题凑葬制的可能性很大,对此多有学者论及,笔者也曾专文进行过探讨。

过去大凡提到“汉承秦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方面着眼的,其实,西汉帝陵及陵园规制承继秦始皇陵是很明显的。西汉帝陵虽未发掘,但使用黄肠题凑葬制史书有明确记载,西汉诸侯王墓与帝陵同制,也使用黄肠题凑。由此可见,汉代帝王的黄肠题凑葬制当源于战国时期的秦王陵和秦始皇陵。大型、次大型斜坡墓道土圹木椁墓及斜坡墓道砖室墓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咸阳杨家湾汉墓,因出土了大量的彩绘兵马俑而闻名于世。两座大墓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土圹木椁墓,可能因地形原因,斜坡墓道均形成折拐。简报称:“墓葬的整体结构分为封土、墓道、墓室三部分这里未清楚描述斜坡墓道是否直通墓底,但因设置有墓门、中庭,应属于“横葬制墓”。咸阳杨家湾汉墓为高祖长陵的陪葬墓,可能是汉初列侯周勃夫妇之墓。

1986年在西安市东南郊新安机砖厂发掘一座大型斜坡墓道土圹积炭木椁墓,由封土、墓道、门屏、墓室四部分组成,其中长斜坡墓道的尽头与墓室底之积炭层大体齐平,在斜坡墓道与墓室之间有5米长的水平墓道,可视为甬道,椁室分割为九箱,墓内出土“利成家臣”封泥,简报认为与武帝初年的利乡侯刘婴有关。《白鹿原汉墓》发掘报告中,属于西汉早期大型斜坡墓道土圹木椁墓。全墓由封土、斜坡墓道、壁龛、过洞、墓室五部分组成,全长30.15米。该墓斜坡墓道的尽头与墓室底部基本齐平,墓室内长方形外椁靠墓道一侧为竖向木板封门。该墓因被盗墓主身份不明,报告推测为关内侯级。2018年3月-2019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为配合白鹿原水生态建设,在西安市灞桥区栗家村西发掘了2座西汉早期大型、次大型斜坡墓道土圹木椁墓,笔者应邀曾前往考察。两墓斜坡墓道的尽头与墓底椁底板大体齐平,当为“横葬制墓”。

该墓尽管被盗,还是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出土了2200片玉衣片以及“却家臣”封泥,两墓的墓主当为某列侯及其夫人,是文帝霸陵的陪葬墓之一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先后钻探出数十座长斜坡墓道土圹木椁墓,其中,位于陪葬墓区中心地带的光明饮品公司征地范围内,发掘了10多座这类大型、次大型墓葬,其共同特点是斜坡墓道直通墓底,有墓门或封门,均属于“横葬制墓”。这批墓葬等级较高,属于阳陵功臣列侯陪葬墓,其中郸侯或绳侯周应墓,高宛制侯丙午墓。西安及其邻近地区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的大型、次大型斜坡墓道土圹木椁墓以及斜坡墓道砖券墓也有较多发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