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塘头村于氏姊妹楼扬州江都郭村镇
TUhjnbcbe - 2025/3/15 9:25:00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 https://m.39.net/disease/a_5762961.html

在郭村镇塘头村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于氏双楼,造型相同,均为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坡顶风墙,其间又有楼梯相连,远远望去,像一对俊秀的孪生姊妹携手而立,故名姊妹楼,是江都东乡仅存的一座清代典型建筑。

姊妹楼面南而立,上下两层,南与花厅相接,北与客堂相连,占地4余亩,设计精巧,造型奇特。双楼似合似分,若即若离,结构紧凑,浑然一体,正看为一楼独立,旁看为两楼相连,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在古建筑中堪称一绝。

姊妹楼系于氏家族第十五代于齐庆府邸所存建筑,位于府内西侧北首,今存有于家门楼,三开间,飞檐翘角。昔门楼左侧帐房,右侧灶厅,穿过门堂为天井,有南北向狭长过道,过道西侧有仪门进入大厅和前楼楼下花园,前楼走廊还有耳门进出过道,后楼天井亦有腰门出入过道。

前楼楼下为花园,有石塔一座,四周古树参天、修竹挺拔,四季花草、争奇斗艳,假山奇石、玲珑剔透。漫步于长条石路径,真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深”之感。楼前踏两级石阶至走廊,大门居中,门庭开阔,四对半双开槅扇门。入内三开间,杉木楼板,合墙板壁,下坎木方踏脚线,罗地砖铺砌地面。左右次间相向对开门各一扇,内部结构相同,南墙皆槅扇,窗棂雕刻精致,图案各异,有各显神通的八仙过海,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有象征吉祥如意的五蝠(福)临门……无不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前楼上下层内部结构相似,稍异处三开间均梁高柱粗,进深7檩,次间设步下挂方,吊天花接檐,山墙偏南半腰处置对开木窗各一扇。后楼内部结构与前楼稍异处,上下层采用减柱法抽去腰墙中柱以扩大空间,上下层左次间山墙偏北半腰处置六角形气窗,二楼双开槅扇门设于楼梯口,门左侧至山墙皆为槅扇。昔日楼内陈设古色古香,朴实无华,前楼设为闺房,琴弦乐器俱全,又称琴唱楼;后楼为主人居所,楼上设书房,名人字画张于屏间,藏书数万卷。人在楼中,或坐、或立、或信步、或凭栏,田园景色尽收眼底。每当月上东山,最宜在此处把酒临风,欣赏“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丽景色。

双楼高敞外型相似,且墙体坚厚,后墙最厚处84厘米,所用青砖皆为溱潼砖瓦厂特制砖,每砖标有印记,分32×7厘米和28×6厘米两种规格,且下层用大砖,上层用小砖,山墙厚度由下至上自然缩小,错落有致的巴钉透过墙体紧钉于排杉竖柱。前后檐口条砖匀缝,猫头滴水十分讲究,雕有“太平福字”、“福禄寿禧”并辅雕各种图案。

前楼上下层互不通连,从前楼往后楼需从前楼走廊耳门或花园仪门进入南北过道,再由后楼天井腰门方可进入。后楼天井狭长,长条石铺地。楼梯设于双楼二层西山处天井上方,称“空中楼梯”,使双楼二层相互通连。进入前楼二层左次间,有木质门一扇。入内过道合墙板壁,通至明间;后楼二层右次间置槅扇门。楼梯上方有防雨屋架,连接双楼檐口,在防雨屋架檐口下横木精雕各种图案。昔楼梯口设于后楼左次间走廊间,置走廊立柱4根,每根立柱上口均雕有奇花异草或飞禽走兽托方以支撑轩椽。

于齐庆是清光绪十二年()进士,官知府、翰林院编修、广东布政使。姊妹楼是他退隐后由门生齐燮元(时任江宁镇守使,后为江苏督军,直系军阀)出资修建。于齐庆对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要求严格,因工程进度较慢,最后直到他死后不久才告竣工。

抗战期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度设于姊妹楼,苏北地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江都县政府也在此楼下大厅宣告成立。百万雄师过大江前夕,该楼是中共苏北区委员会驻址。(秦如生,姜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塘头村于氏姊妹楼扬州江都郭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