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隋朝千年粮仓被发现了,专家说现代技术
TUhjnbcbe - 2025/3/8 20:30:00

这所谓的“隋朝千年粮仓”指的是洛阳的回洛仓。

根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朝的大粮仓主要围绕着长安、洛阳两座都城进行兴建。隋文帝时代在卫州置黎阳仓,在洛州置河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而到了隋炀帝时代,鉴于关中物资贫乏、漕运不畅,隋炀帝要把都城迁往洛阳,命宇文恺主持东都洛阳的营建工作,开凿大运河,并在洛河边建三座大型仓城:含嘉仓城、洛口仓城、回洛仓城。含嘉仓城在洛阳城内,规模较小(唐朝时进行扩建,成为最大的仓城)。洛口仓城因位于东都巩县洛河入黄河之口处,故名,是把城外粮仓粮食运入城内含嘉仓的中转仓。这城外粮仓指的就是回洛仓。回洛仓城位洛阳城外7里的邙山上。
  

含嘉仓、洛口仓、回洛仓三座粮仓,储存了当时全国一半以上的税粮,被统称为“国家粮仓”。

其中的回洛仓共有仓窖座,各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窖口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单个仓窖可储存粮食50万斤,座仓窖,可储粮总数高达3.55亿斤!

年1月,整个回洛仓城被发掘露出地面,其东西长米、南北宽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气势磅礴,气象恢宏!

也因为这个回洛仓的出土,隋代被定义为我国古代大型国家粮仓建设的顶峰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地下储粮技术发展最完备的时期。

隋朝的灭亡,与回洛仓的丢失息息相关。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年)二月,李密率瓦岗军长袭洛口仓,建立政权,国号魏,李密自称魏公,分封百官。紧接着,移师邙山,攻取回洛仓城。

镇守洛阳的隋炀帝子越王杨侗募7万“东都义兵”,以惨重代价争夺回了回洛仓。

李密不甘心失败,率10万兵重来,大破7万东都义兵,再次夺取了回洛仓,并围攻东都洛阳。

该年六月,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等人率领10万援军击溃围城的瓦岗军,拉锯式地占领回洛仓城。

大业十四年(年)正月,李密攻占洛阳东面的金墉城以为都城,四月,又拉锯式地夺取回洛仓,使东都缺粮而陷入困境。

原本,李密占领了回洛仓,有粮食,占据了主动权。但他的军备供应也不行,有仓没库。

仓和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仓是存粮食的,库是存钱帛的。没有钱帛就没法犒赏将士,

当时的情况是:“(王)世充乏食,(李)密少帛”。

瓦岗军元帅府右长史邴元真给李密出了个馊主意:和王世充做粮食买卖,用卖粮食得到的钱和衣物犒赏将士。

李密同意,洛阳城内的隋军得到了休整。

五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弑的消息传到洛阳,城中官民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向瓦岗军全面反攻,李密大败,后投李渊招致死亡。

改年,李渊以李世民为统帅,大举东征从杨侗手中篡夺了政权的王世充郑王朝。

李世民的取洛阳的策略非常明确:占领回洛仓城,截断大运河,断其粮道。

李世民的策略得到手下将士的有力贯彻,王世充军最终粮尽崩溃,全面败亡。

李世民杀郑王朝文武于洛河边,毁其都城的标志性建筑乾阳殿、则天门等,弃用回洛仓城,扩建城内的含嘉仓城。

虽说后来的含嘉仓城规模超越回洛仓城,到现在还可以发现储存在那儿的炭化粮食,但“隋朝千年粮仓”的名号只属于回洛仓。

有人说,有专家称隋朝修建这个“千年粮仓”,连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

这绝对是谣言,夸大了的谣言,不是事实。

不用说,回洛仓的规模是非常之大,但唐朝人民在原本的小粮仓含嘉仓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就已经超越了回洛仓了,有什么理由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隋朝千年粮仓被发现了,专家说现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