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是指江苏的扬州。扬州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21平方千米,辖3个区和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年11月1日零时,扬州市常住人口为.万人。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
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借助近山临海之利,"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卖"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盐河,种稻栽桑,进一步奠定了广陵水路交通运输的基础。
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
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成"芜城"。北周改广陵为吴州。
公元的,隋改吴州为扬州,后改为邗州。
唐武德九年(年),复称扬州。天宝元年(年),改称广陵郡。乾元元年(年),再改成扬州。此后扬州之名为本地所专用。
唐代,扬州城池向南发展,为一地两城,蜀冈之上称衙城,冈下称罗城。宋代为一地三城,冈上称堡寨城(宝祐城),冈下称宋大城,两城之间有夹城相连,城先后属江都县和广陵县。元代不以广陵置县,城池仅剩蜀岗以下部分,蜀岗上不复建城。
北宋时,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商业税收居全国第三位。
南宋时,宋高宗曾以扬州为"行在"一年,更促进了扬州的繁荣。宋末,李庭芝、姜才率军队与扬州人民一起抵抗元军,不幸殉难,扬州城也只剩数千人。
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益增多。元时,明末,南明督师史可法率部坚守孤城扬州,抵御清兵南进,宁死不屈,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十日,死者数十万人。
年,明朝在扬州建"新城"。明清至民国,扬州城为相连的新旧两城,城址即今广陵区境内的老城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