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师不会告诉你,写锄禾的诗人发达之后
TUhjnbcbe - 2025/2/15 20:35:00
由于年代久远,数以万计的唐诗里,有些作品的作者不太明确。比如入选小学课文的《锄禾》,一般被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两首《悯农》之一。但古代一些学者认为,《锄禾》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田家二首》。《锄禾》这两位诗人都写过同情农人的诗。我们还依照主流观点,《锄禾》的作者是李绅。李绅的另一首《悯农》也很有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据考证,写这两首诗的时候,李绅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出自官宦世家的李绅对贫苦百姓满怀悲悯之情,用简约而质朴的笔调勾勒出农民生活的艰辛,并提倡人们节约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虽然没有入选《唐诗三百首》,却入选了我们的小学课文,脍炙人口。李绅当初曾把自己的诗集拿给一个名叫吕温的官员看,吕温看罢《悯农诗》,大为惊奇,对人说,“此人必为卿相。”《悯农》少年时的李绅不但心地善良,也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吕温的预言很准,后来李绅官运亨通,还当过几年宰相。然而,金钱和地位是考验人心的试金石。据一些史料记载,李绅显贵之后,与当初那个悲天悯人的少年渐行渐远,就像换了个人。李绅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其曾祖父在唐高宗年间官至中书令,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县令。六岁那年,李绅失去了父亲,母亲教他读书。李绅少年时就以作诗成名,由于身材矮小,得一雅号“短李”。唐朝的进士非常难考,李绅参加考试至少两次落榜,后来在唐宪宗元和初年考中了进士。那时候他三十多岁。但他不乐意当国子助教,辞职去了南方,曾在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幕府中效力。因反对李锜反叛朝廷,他还坐过牢房。李锜被处死后,朝廷嘉奖李绅,授予他右拾遗之职。唐穆宗继位后,李绅又兼任翰林学士,和李德裕、元稹并列为当朝“三俊”。在“牛李党争”的风浪中,李绅一度担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也遭遇过贬官,随后东山再起,历任几个地方的刺史、浙东观察使、宣武军节度使等职。唐文宗开成五年(年),年近七旬的李绅从淮南节度使调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四年唐朝宰相。配图李绅富贵之后,生活变得奢华。据《本事诗》等记载,刘禹锡做苏州刺史的时候,曾到李绅府上作客。丰盛的酒宴上还有歌女助兴。生活节俭的刘禹锡看得眼花缭乱,写了一首诗赠给一名歌女,“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有人说这首诗是讥刺李绅生活奢侈,也有人说是刘禹锡相中了杜韦娘,总之,事后李绅大大方方地把杜韦娘赠给了刘禹锡。仅凭这个记载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野史《云谿友议》讲到,赠给刘禹锡歌女的是另一个人,叫杜鸿渐。但《唐诗纪事》及《全唐诗话》都记载,李绅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出手阔绰,曾把一个美貌的歌女赠给别人。刘禹锡像此外,正史《旧唐书》记载,唐武宗会昌五年(年),时任淮南节度使的李绅不顾朝廷复查,以“强娶民女”的罪名冤杀了一个名叫吴湘的县尉,他也落下“酷暴”的名声。李绅堂堂一个节度使,为什么和小小县尉过不去?《北梦琐言》里说,李绅想纳一民女为妾,却被吴湘捷足先登了,因此大怒;《册府元龟》则说,李绅除掉吴湘,是为了讨好李党首领李德裕。总之这是一件冤案。《唐语林》和《云谿友议》都记载的一件事,也发生在李绅在淮南期间。有个叫李元将的人和弟弟李仲将客居江都。李绅发迹之前,曾借住在李元将家里,尊称对方为叔叔。如今李绅显贵了,李元将兄弟见到他,自称弟弟、侄子,李绅都不乐意,最后自称孙儿,李绅才容得下他们。配图《太平广记》和《云谿友议》记载,李绅担任宋、毫、汴、颖观察使的时候,有个故人崔巡官去拜见他。由于崔巡官的仆人在市场上和人发生争执,主仆都被李绅的部下抓住了。李绅质问崔巡官为什么不早点来拜见,崔巡官赶紧解释,请求念在故交的份上从轻发落,最后还是被重重打了二十板子。于是有人编了两句话讥刺李绅,“李公宗叔(李元将)翻为孙子,故人忽作流囚。”据《鉴戒录》记载,李绅显贵之后,“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意思是,他很讲究身份,已经看不上眼昔日的“布衣之交”,只肯结交“皇族卿相”。那么,得到荣华富贵的李绅还“悯农”吗?恐怕未必。配图《南部新书》提到,李绅在淮南的时候,大量征收蛤蜊,催得很急,严寒的冬日也催百姓抓蛤蜊。属下一个县令看不过去,抗辩道,“现在不是取蛤的时节,天寒地冻,下到深水里取蛤会有生命危险。人的贵贱有别,但性命没有区别。”李绅大为惭愧,这才作罢。唐文宗开成年间,李绅在宣武军节度使任上的时候,辖境内发生蝗灾。李绅却奏报朝廷说,这里的蝗虫不吃庄稼。朝廷信以为真,还下诏嘉奖了他。于是“士大夫无不哂之”,人人嗤笑之。这件事记载于《册府元龟》。诚然,野史的记载往往不可靠。问题是,这么多史料都记载李绅的另一面,总不会全都是捕风捉影。参考资料:《旧唐书》、《唐语林》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师不会告诉你,写锄禾的诗人发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