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恩受江海福泽的三江营,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长江三鲜来。其实,除了刀鱼,河豚,鲥鱼,三江营还有一鲜,那就是鮰鱼。尤其是时下随着野生鲥鱼的绝迹,刀鱼产量的日益下滑,鮰鱼,自然就升格为长江三鲜了。正如现代诗人孔繁秋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河豚鲜,鮰鱼香,江鱽美,鲥魚诱人尝。江鲜美味,令人难忘。”
鮰魚,俗名石首,土团,学名长吻鮠。它体型呈纺锤形,体表光滑无鳞,体色白中透红。因属洄游性魚类,且喜在江水洄流处觅食而得名,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大文豪苏东坡在扬州任太守时,因感叹河豚有毒,刀鱼又多刺,而有“戏作鮰鱼一绝”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求水精鳞。"诗人是说鮰鱼味美而无毒,肉多而无刺,兼有刀鱼之味,河豚之鲜,而无"刺”、"毒"之憾,因而呼吁天公河伯多多赏赐这种美味来,在风趣中表现了诗人对鮰鱼的推崇与喜爱。
鮰鱼,魚色娇美。刚出水的鮰鱼,身段绯红,魚肚雪白。那"白中透红,洄美堪录",犹如白云中晕染的浅浅红霞,十分娇美。即使红烧上桌,只见几段青葱,几片黄姜,几丝红椒撒在奶白的魚块上,鱼身晶亮泽润,汤汁鲜稠味浓,真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盛宴,令人顷刻食指大动。
鮰鱼,肉质鲜嫩。搛一块鱼肉入得口中,舌尖上的味蕾立刻就有了绵,细,嫩,滑,糯的感觉,它会叫你含在口中都舍不得下肚。尤其是那带软边的魚腹肉,吻部的唇边肉和肥厚的魚膘,更是鮰鱼身上的精华所在!而一盆白烧鮰鱼,则是汁如乳,味鲜香,质滑润,食之美味可口,嫩软相彰,实在是难得们珍馔。
鮰鱼,还不像刀魚,河豚那样受季节限制,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仲秋锁寒,都可以品尝到它的美味。尤其是春秋两季,当菜花,菊花盛开怒放之时,鮰魚最为肥嫩。所以,民间有"三月菜花鮰,八月菊花鮰"之说。
鮰魚,虽是无鳞魚,但胆固醇却不高。它的脂肪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且富含多种维生素与蛋白质,是营养保健之佳品,食者可以无需顾忌。
正是由于鮰鱼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无鳞魚,自然配得上"长江三鲜”或“长江四鲜"的美誉。近代诗人沙曾达亦有一首诗赞曰:“无鳞魚美是鮰郎,白骥名驰异远乡。味并河豚浓且厚,肚尤宝贵重金相。”
年1月,国家农村农业部发布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公告,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旨在让长江休养生息,保护长江渔业资源。但在同时,农业部又向全国推广了淡水养殖鮰鱼的优良品种,让我们同样可以大饱口福!(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