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年来,位于苏州城西北的一个城门名,对成千上万的苏北人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就是苏州阊门。因为他们的家族宗谱第一页都写着始祖来自苏州阊门,即使家谱因为种种原因已经遗失的,也会口耳相传他们的先辈在明朝洪武年间,从苏州阊门迁徙苏北垦荒或者避难的故事。老阊门明清时代的苏北,北起陇海线南至长江,东起范公堤(捍海堤)西至京杭大运河,大致为当时淮安府和扬州府管辖的地界,而这就是洪武赶散的目的地。在如今的苏北的各县市,随处可以遇到苏州移民的后裔,可想而知当年迁徙的人员之多。有学者估计被迫从江南迁徙到苏北的人有60万之众。吴必虎的《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证明,在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东台、兴化、高邮、宝应、盐城、建湖、阜宁、淮安、淮阴、泗阳、涟水、灌云、响水、滨海、东海及连云港等地都有明初的移民分布,而射阳、东台、大丰的沿海地区也有移民后代的二次迁入,笔者家族就是从阜宁前往的射阳。洪武赶散路线图(李慧丹制作)当然这些人并非全部是苏州籍贯,其中也有很多苏州附近的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人士一同被押至苏州阊门,然后从阊门码头出发前往苏北。当时的阊门很可能只是个集散地而已,而随着时间流逝,后人们能知悉的也只有先人们口中他们出发的那个阊门。于是很多人家的宗谱都是断代的,只有年的历史且起始至洪武赶散,超过年且能续上迁徙前宗谱的则极为少数。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呢?当年张士诚据苏州为吴王,他因为仁政得到了苏州百姓的拥戴,致使明军攻打苏州城时同仇敌忾,苏州城被困11个月才被攻克。朱元璋怀恨在心,于是对张士诚的拥护者进行了惩罚性的移民措施,当然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有移富户殷实首都南京和自己老家并填户至地广人稀的苏北的意图。而在明朝的正史里,并没有关于移民的直接记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洪武赶散没有发生过。各个氏族的家谱以及口耳相传的传说无不印证着历史。苏北人称睡觉为“上苏州”,意为梦里才能回的故乡。苏北人称上厕所为“解手”,是因为赶散时10人绑在一起,如厕则需解手。苏北人传说小脚趾裂开是阊门移民的共同基因,都是被奔马踏裂的。盐城青墩古皂荚树,射阳特庸古银杏树,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无不和苏州有着极深的渊源。郑板桥,施耐庵以及苏北众多的文人雅士高官显胄们,又有多少与苏州无关?然而岁月变迁,年前的苏州是梦里的故乡,年后,故乡只剩一个梦。朝宗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