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龙塘被炸,大云山腾起黑雾,4件小
TUhjnbcbe - 2025/2/10 17:39:00

从某种角度看,华夏历史有多久远,“土夫子”就存在了多久;尤其汉代“厚葬”兴起后,土夫子更是走向了科技的最前沿,类似“搬山卸岭”之说层出不穷。当然,属于“技术工种”的土夫子,也并非每次都能得手,例如著名的秦始皇陵,虽然位置早已确定,但至今未被发掘;江苏大云山同样是秦汉古墓的集中区,也是土夫子活跃的区域,这里还流传着一首民谣“说东阳,道东阳,东阳遍地是宝藏”。

乍一看,这几句反映了东阳古墓多,文物多,但与之相伴的还有“危险大”;年就有一件大新闻,一座千年汉墓重见天日,不仅吞噬了四名土夫子,大云山上还腾起了三天“黑雾”。据史料记载,江苏盱眙县的东阳村是一处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尤其古城遗址两边的大(小)云山,秦汉时期的古墓更是星罗棋布,这大概就是“东阳遍地是宝藏”的原因;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大云山”,听起来颇为雄伟壮丽,其实不过是一座海拔73米的小土山。说来也怪,大云山海拔不高,土山本来没有水源,但山顶上却凭空出现了一汪池塘;据当地人传说,这汪水历史悠久,久到没人记得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今只留下“神蛟化龙”的传说,因此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塘”。

可谁也没想到,年的一声巨响,有人居然将“龙塘”炸开;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搞错了吧,池塘里都是水,土夫子确定是炸墓而不是炸鱼?”这句话多少有点调侃的意思,但事实也的确如此,理论上说,如果地下有墓,地面积水会渗下去,那就不可能形成“龙塘”了;最初时,就连考古专家也觉得匪夷所思,可事实就在眼前,龙塘被炸,地面塌陷,积水没了,但也将四名土夫子吞噬其中。

从这里也能看出两点,其一,这四名土夫子虽然最终为考古“牺牲”,但能发现龙塘下面有墓,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技术过硬”;另外一点,“龙塘”积水千百年,下面的古墓居然还能安然无恙,这也足以说明古墓的坚固和墓主人身份的尊贵。这件事成了当地大新闻,但也引来考古专家的“抢救性发掘”,简单来说,考古队历时数年发掘,一座年前的,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古墓群重见天日;当然,这“25万平方米”并非一座古墓,而是由3座大墓,13座陪葬墓,以及武器坑和车马坑共同组成。

经考古勘探,古墓群周边残留着米见方的围墙,还曾存在密集的建筑群,至今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尤其是古墓群中的1号墓,规模更是众墓葬中的魁首,稍显遗憾的是,古墓已被历代土夫子多次“光顾”,甚至棺椁上还有被焚烧的痕迹。尽管如此,墓内仍出现了以金丝楠木堆砌而成的“黄肠题凑”;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黄肠题凑”是汉代皇帝专用的葬具,史料记载是“黄心柏木”堆砌而成,如今出现的居然是“金丝楠木”,由此足以证明墓主人身份之尊贵。

除此外,考古队又发现了“金缕玉衣”和“玉棺”等珍贵文物,这再次证明,1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汉代的某位帝王;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专家找到了带有“江都”字样的封泥和印章;据《汉书》记载,历史上曾有两位“江都王”,一位是第一任江都王“刘非”,另一位是“刘建”。专家依据史料分析,“刘建”曾参与叛乱,结果机密败露,虽仍以“诸侯王”的身份规格下葬,但其陵寝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这就仅剩下江都王“刘非”了,史载其在位27年,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为自己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

史书评价刘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其他的暂且不说,从古墓多次被盗,如今还能出土余件珍贵文物来看,刘非的“骄奢甚”肯定是被充分证明;大抵来讲,出土文物堪称件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瑰宝,有编钟、编磬、铜鼎、鎏金龙首、纯银伞柄、金缨络、各色宝石、环柄包金刀、各种精美玉器等,用专家的话说“金、银、铜、铁、陶、玉、漆一应俱全,礼器、乐器、兵器、生活器具应有尽有,这完全是把生前的奢华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地下。”

大云山汉墓中的宝贝虽多,但专家却被这4件“小东西”吸引,其制作之奢华,专家不禁啧啧称奇,他们的名字叫做“虎噬熊错金银铜镇”;说起它们的作用,估计会有朋友表示愤愤不平,如此精美的器物,它们居然是古人“压席子”的东西。直白点解释,两千多年前还没有板凳,古人都是“跪坐”,为了衣服保持干净,地上还会铺一层席子;“镇”就是压住席子四角的东西,如今发现的“虎噬熊错金银铜镇”共一组4只,高3.1厘米,底径4.6厘米,镇身由一只“虎”和一只“熊”交迭纠缠组成。

简单来讲,“虎”的双爪紧抓熊身,虎口还在用力撕咬,而“熊”则仰头哀嚎,一条腿似乎还在做垂死挣扎;这幅“虎噬熊”倒也符合刘非“好力气”的性格,“铜镇”布满错金银云气纹,更有甚者,每件“铜镇”上还镶嵌着约50颗红黄绿三色宝石。尤其是“虎熊双兽”的眼睛,均以红色宝石镶嵌而成,制作之精美可谓巧夺天工,双兽造型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颇有今天的“写实”塑造特点。

这也是专家生出“怨气”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讲,“席镇”是古人的生活辅助品,说白了用四块石头就能代替其作用;古代诸侯为彰显身份,用青铜质地的“席镇”也就可以了,但刘非用的居然是用宝石镶嵌而成的“奢侈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仅这四只“席镇”比古墓中大多数金银玉器陪葬还要奢华的多,这么看刘非的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汉武帝;用专家的话说“刘非使用这种铜镇,史书中说他‘骄奢’已经算是委婉之词了。”

年起,考古现场连续三次对外开放,包括央视、江苏卫视在内的全国数十家媒体聚焦大云山,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社会上也掀起了游览大云山的热潮;原本并不出众的“大云山”,随着四方游人的涌入,“江都王的奢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其实“热议话题”还不止这些,据当地传说,随着“大云山汉墓”的发掘,附近的仙人洞也不断冒出“黑雾”,不知是什么原因,“黑雾”经久不散,在山顶凝聚3天,日夜可见,这也一度成为“大云山胜景”之一。

不管怎么说,“骄奢”的江都王早已远去,但刘非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尤其早已陈列于博物馆的4件“虎噬熊错金银铜镇”,更是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观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塘被炸,大云山腾起黑雾,4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