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事清朝从四川流寓江都的学术大家费密扬
TUhjnbcbe - 2025/1/17 19:17:00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费密画像(原创作者:朱毓麒剑鸣昌庆)(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费密(-),字此度,因其母梦巨桃而生,故又小字琪桃,号燕峰,生于四川新繁,后流寓江都。从前,江都东野田庄姓费的人家,每逢春节都在门上贴上“南都世泽;西蜀家声”、“千秋世泽传西汉;百代人文著野田”等对联,这都与当地名人费密有关。费密之父费经虞曾任明朝云南知县,著有《雅论》、《剑芳华集》、《毛诗正义》、《四书字文》等,详论历代众多诗文,有相当威望。费密一生坎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费密原为中书舍人,后在家乡与张献忠的征战中跛一足。清兵入关后,朝廷请他出仕,官封内阁中书,但他不肯就任。为保名节,便絜妇将雏,出四川,过三峡,溯汉江,下淮南,足迹所至达十四省之多,最后于顺治十五年()至扬州。在扬时,先住北门城外,后又移居城内。《扬州画舫录》云:“费家花园本费密故宅,草屋三、四楹,与艺花人同居”,可见其生活之艰辛。在此期间,为避乱,亦曾先后到江都桥墅、樊川、宜陵等地暂住。由于生活窘迫,最后连扬州也住不下去了,只得“他乡宅屡更”,先后在江都董家桥、江家桥、塘头圩家舍等处租赁房屋,“暂作赁庑客”。直至康熙十四年(),好友于大仪在丁沟麾村野田庄有房屋,邀其定居下来,“未尝他徙矣!”民国刻本费密撰《荒书》书影费密笃行博学,不仅工诗善文,而且精通天文、地理、书法、医学等。费密家学渊源,他本人亦曾“走数千里”,师从明清之际三大儒之一的孙奇逢,深得其学术真谛,造诣较深。费密辞归前,孙高兴地对人说:“吾道南矣!”并题“吾道其南”四字相赠。后来费密以授徒为生,从学者达余人。在扬州时,费密常常与林古度、孙枝蔚、吴嘉纪、朱彝尊、孔尚任、龚贤等名流有“纵横经史文字之交”,大家对他“经学诗古文辞”,“莫不服之”。王士祯,这位扬州诗坛的盟主,在扬州任推官时,“一时名辈皆往来其座间”,唯有费密不去拜谒。后来,王士祯在林古度处见到费密的诗,惊叹、赞赏不已,非常想看到他的其它诗篇,并暗暗责怪自己怎么就没有及早认识此人呢?费密得知后,大为感动,于是抄录了自己的首诗作给王。王见后,对费密诗中“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畊鸟,声下扬柳”,“人语出菰蒲”等句非常欣赏,尤其喜爱“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句,认为足以流传千古,遂与其订交。有一次王过宜陵,不顾天雨地滑,乘坐一辆独轮车赶到偏僻的野田庄去看望费密,可惜未遇。回来的路上,王口占一首《野田途中》:“辘辘车声转毂忙,霏霏小雨湿衣裳。不见成都费此度,春风吹送野田庄。”以此表达了他的惆怅与思念,可见费密在王士祯心目中的位置。(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弘道书费密晚年虽然贫困,但一直坚持村居著书,凡30余年,不仅著作颇丰,而且“四方来学者颇众,高才宿学,一时称得人最盛”。费密的著作有《弘道书》10卷,《中传正纪》卷,《圣门旧章》24卷。此外,还有各种文集32种、卷,考辩经、史、子、集余种,诗有《鹿峰集》、《燕峰集》。费密主张“道”要能致用,“传经以践其实,立功以致其用”,反对空谈道德性命的理学,对宋儒的道统观念进行抨击,并“上考古经与历代正史,旁采群书,序儒者源流”,论证唐儒在学术上的贡献要超过宋儒。但他断言“道统”只能由帝王讲,不能由儒生讲。费密著作都由其弟费漱泉珍藏。海安韩国钧(即韩紫石)曾派人到野田购买《弘道书》手稿,打算出版。费漱泉对来人说:“祖先遗物,不能出卖,派人来抄可以。”过了一段时期,韩国钧派人送给费漱泉一部(四本)石印的《弘道书》,说稿子是从四川寻来的。费密曾有一孙从野田回四川定居,韩紫石所送《弘道书》的稿本可能是从费密在四川的后裔那里找到的。(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费密有两个儿子,长子锡琮,次子锡璜,都是清朝举子。孙子费冕也中过举。世间曾有锡琮、锡璜诗稿手迹两部,也有过费冕在野田关帝庙内手书的对联。从对联看来,费冕不仅文才好,书法也颇佳。年建“四费祠”于新繁东湖,以纪念费氏四代六位乡贤费密是著名学者,其后代又有以诗文见长者,所以江都东乡至今有“野田多文人”的说法。由于费密的学识与影响,新编《辞海》、《中华人名大辞典》都列有“费密”条目。他的野田庄故居,也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原创作者:朱毓麒剑鸣昌庆)(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事清朝从四川流寓江都的学术大家费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