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0天保障5396艘货轮过闸京杭大运河
TUhjnbcbe - 2025/1/4 19:30:00
8月9日新增38例,8月10日新增54例……扬州,这座运河之城正在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在扬州主城区与江都区之间,京杭大运河流淌不息。苏北运河扬州航务中心辖区航道里程公里,中心共有人,截至8月10日,居家隔离35人、居家办公22人,人封闭在岗,全力保障航闸有序运行,苏北运河水运运输安全高效。“封闭管理是防控要求,更是守着阵地。”战“疫”不误工作,作为江苏水上物资保障的要道,苏北运河上的运输不能受到影响。7月31至8月9日,施桥、邵伯“两闸”共安全开放闸次,放行船队个,货轮艘,船舶通过量.2万吨,货物通过量.8万吨,日均船舶通过量.5万吨/日。7月31至8月9日,所属扬州航道站累计巡航公里,遥测航标座次,检查维护航标14座次,开展横向流速测量10次,调整违停船舶5艘,纠正船舶在航标系缆2起,驱离航道内过驳作业船舶2艘,航道安全畅通。每一项内容背后是苏北运河保运保畅的每一个岗,岗位上是坚守的职责;每一组数据都是每一个“1”的累加,那是苏北航务人最平凡又最动人的担当!“24小时个电话”,这是阵地疫情暴发后,苏北运河启动“过闸事务远程全办理”模式,施桥船闸是北上进入苏北运河的第一道梯级,登记模式改变同时为了宣传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施桥船闸的咨询服务电话爆满,总调室的电话一挂就响。“咨询量太大了,为了更好的解答宣传,我们增开了电话,尽量用最简单清晰的模板来宣传解释咨询的共性问题,平均每小时接听电话达56通。”施桥总调安全管理员吕江勤说,“如此电话量和工作强度是总调有史以来经历的最大工作挑战。”据了解,施桥总调8月10日24小时电话咨询量个,微客服咨询量个,工作人员连续不停做好相关解释和宣传,指导船员做好相关信息的网络上传,引导船员自主操作。“核查船队55个,货轮艘,人员人次”,这是阵地苏北运河长期承担着电煤等国家重点物资的货物运输保障,航运梯级上的闸必须确保24小时运行,特殊时刻,居闸(站)全员开启“连轴转”、居家“不闲着”办公模式。施桥船闸下游远调现场核查是第一道岗,工作人员要逐一核查每一艘船,询问船员数和自测体温状况,核查船员苏康码和行程码是否正常。下游安全管理员孙晓燕说:“有时一条船需要通过五、六次电话才能完成,遇到船员不会情绪急躁的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安抚船员情绪;遇到年龄大的船员,我们就在自己的手机上操作一步再教船员操作一步。”“要确保每一条船是安全的”,为了确保又准又快,下班的同志稍做休息又回到了岗位,与下一班次的值班员一起,打电话、做登记、线上查看、信息审核……“我们少休息点没事,一边是船员等得急要尽快过闸,一边是防疫要求严,每一环节都不能疏忽。”“16个人82公里航道”,这是阵地“作为老党员,这时候我必须站好岗,给年轻人做出表率!”金富强,高邮航政大队大队长,58岁,同事称他“老金”,已在苏北运河近42年。临近退休的老金在这特殊时期选择坚守岗位,追随他的,是大队的所有队员,8月1日,大队人员主动全部到岗,封闭驻守。其实,他们大多家住外地,有新婚的、有妻子怀孕的、有老母亲居家的……哪个不是为人子、为人父,但这刻,他们选择守护大队,守护防疫防汛特殊时期的运河。扬州航政大队,负责苏北运河六圩口至茱萸湾公园段20.5公里航道,包括扬州主城区段,他们是扬州中心第一个实施“自我隔离”的航政大队,从7月28日扬州疫情暴发,队里成员接到居家隔离管控要求开始。“梁家港、汪家窑两处横向流速测报不能断”,正值苏北运河防汛关键期,流速是船舶安全通航决策的基础数据,“4个人是大队出航测速的‘最低配置’了,我们要确保工作不能断。”自我封闭,调整职责,分担任务,测速报速、巡查航道、维护秩序、宣传水运防疫管控要求,这是他们的阵地。“人封闭后勤保障”,这是阵地“我刚来时没有带任何生活用品,反馈给综合部后,很快就解决了。”扬州航务中心石磊说,“他们给我备好了牙膏牙刷、洗衣液、口罩、晾衣架等生活必需品,很齐全。”8月2日,扬州航务中心实施“两闸一站”封闭管理,当时在闸、站工作人员一律居闸、站工作生活。“居闸职工后勤保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口罩、消毒酒精够用吗?生活日用品有需求吗?我们集中购买……”扬州航务中心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送温暖”慰问组,每天晚上6点半开始,志愿者们逐一走访居闸职工宿舍,询问居闸职工感受,送上新鲜蔬果等,关心生活状况;每天两次对职工宿舍进行集中消毒;面对疫情给大家造成的精神压力,及时做好职工心里辅导,细心叮嘱职工加强自我防护。通讯员宋海燕李艳赵颖林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校对李海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天保障5396艘货轮过闸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