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宋翔凤笔下的仙女庙传说
TUhjnbcbe - 2024/12/31 19:24:00
宋翔凤(-)字虞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宋翔凤为嘉庆五年()举人,选为泰州学正,后任湖南等地知县并加衔为知府。他通训诂名物,兼重考据。其代表作《过庭录》在晚清经学札记中成就较高,是常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宋翔凤在任泰州学正期间,经常往返于扬泰之间,对扬州风情非常感兴趣。心有所得,便以《望江南》词牌写下詠扬州风物十二首。第一首咏琼花,第二首即咏仙女庙。词曰:“扬州忆,仙女庙前船。自古神仙名易误,当时碑语字空镌。芒稻水如烟。”这首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写下了仙女庙镇的两个标志性风物,仙女庙与芒稻河。然而,令人惊诧的是,他在词中指出:由于时光流逝,古来神仙的故事往往容易讹传,以致连碑语也变成空名。为了解释其词语,宋翔凤专门在词后写下了比词文长好多倍的“按语”:“仙女庙在郡城东北十里,为江都县地。像设肖二仙女,木主题曰`杜康二仙女。《嘉庆扬州志》以《酉阳杂俎》所载,扬州东陵聖母庙主女道士康紫霞当之,而不及杜。葛洪《神仙传》曰:`东陵聖母,广陵海陵人,适杜氏,疑杜即东陵聖母。近张子涵过仙女庙,摉得明初碑记:仙女为嫂及小姑,各著神异于乡里,官以为妖,捕置獄。二人共蓄一小蛇,官开河不就,所蓄蛇变为巨蟒,入水,河辄开通,故名`蟒导河,二女旋皆飞举,土人遂祀,为蠎导河神。蟒导后讹为`芒稻,地志皆不载。芒稻河凿于何年,碑亦不能详云。”宋翔凤在介绍了史书上关于仙女庙的传说后,说在嘉庆当时,有个叫张子涵的人,曾在仙女庙本地搜集到明初一碑记,碑记上记载的仙女,不是杜姜的徒弟康紫霞,而是各有灵异法术的姑嫂二人。他们共同养了一条小蛇,后化作巨蠎助官府开河,他们也就化仙而去。不仅如此,后来宋翔凤还写过一首长词《高阳台.仙女庙》重申他的新发现。词中说:“清淮寂寂,几年频过扁舟”,说他近几年来常常一叶扁舟经过仙女庙镇。“山木丛祠,灵风梦雨生愁”,然而,“遗碑己断难凭省”,他还是认为仙女庙前的残碑难以令人信服,“取传闻,更补荒輙,尽缄来,古思仙心,传与冥搜”。繆荃孙宋翔凤后来将他的十二首《望江南.詠扬州风物》的词收入他的著作《洞萧词》中。而江阴人缪荃孙又在自己的《云自在龛丛书》中收入这《望江南》的十二首词。缪荃孙(-)字炎之,晚号艺风老人。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是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后专门从事编撰校勘工作,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都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鼻祖。由此,可见宋翔凤的按语,应该是有真实碑文为基础的,绝非道听途说。(朱毓麒)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宋翔凤笔下的仙女庙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