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31 19:23:00
史启元(生卒年月不详),字荩卿,明湖广按察副使。江都戚墅人。史启元勤奋好学,不仅熟读经史,而且对书法尤有爱好,明万历三十二年()登进士二甲十八名,进入仕途。史启元先授南京户部,督淮闸税,任淮安关主事,“宽以恤商,使人不欲为奸而隐漏自绝,严以厘弊,使人不能为奸而侵渔无计”。不久移南京吏部任职。此时,因为母病,他请假回乡省母,或许是思乡心切、念母情深的缘故,尚未报批,就径自归里了。于是,“为忌者所中”,只得长时间地居家待命。淮安关直到熹宗天启元年(),史启元才又重新得到启用,先是充南京祠祭,不久便升为永州知府、湖广参政。现今邵阳市著名景点“桃阔流香”的鉴亭,还悬挂着这位参政史启元与知府熊松茂的“桃花流水”与“憩石眠云”的匾额。(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后来,史启元擢升为湖广按察副使,备兵衡永。其时,适逢会岷藩民有变,上司派员前去了解情况,结果是“群宗哗甚”。史启元受命再次前往处理,他申明大义,晓以利害,终于使其首领折服。他又走到藩民中间,给以安抚,使这起事变得以平定。在《郑氏史料初编》中,记载了当时官场对史启元的评价是:“谋深犄角,气奋协攻”。鉴亭崇祯五年(),以钟凌秀、张文彬为首的一股山寇盘踞在广东北部平远一带山区的石窟中,流窜于粤、赣、闽三省交界地带。他们“界连三省,奸集五万,其倚负则层峦迭嶂,其号召则蚁聚蜂起”,使得地方陷入了“诛之不可胜诛,散之无处能散”的困境。两广总督熊文灿会同三省官吏协力远谋,通力围剿,以江西、湖南之兵将远张声势,以粤、闽之兵将近捣其巢,由于“声名达于四方”,迫使“山寇屈于一隅”。此时史启元则在粤、赣交界的木栏、腊岭山间孔道的二个关口处重兵把守,使得粤贼不能奔逸楚境,并一举“歼其渠魁”,地方上的协从者亦很快作鸟兽散,从而使境内获安。在《会剿广东寇钟凌秀等功》残稿中,对史启元是这样评价的:“湖广、湖南道臣史启元,力御方张之寇,□撑震邻之危,□急奋身,闻风破胆……”(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王羲之帖由于长年奔波在山区,史启元后因病归里。在家乡戚墅,他则是林下嗜书,临池不辍。年80卒。现存他的《行草节临王羲之帖》、《临晋丞相张华书》、《草书远宦帖》等,被认为是收藏界的书法精品。朱毓麒(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