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皇帝让我去空调房里汇报工作……
唐玄宗为了避暑,曾经想在宫内建造一座“凉殿”。凉殿的原理很简单:利用水车把水提到殿、亭的顶部,任水从房顶上流下,在殿的四周形成人工小瀑布,既增加湿度,又促进空气流动,可谓唐代的“空调房”。▲高转筒车,高转筒车是一种水车,可以把水提到高处。图:杨希义《唐代的水车》,《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第4期然而,建空调房的举措,却遭到大臣陈知节的极力反对:不能这么劳民伤财!不能这么奢侈腐化!唐玄宗听了进谏,脸上没怎么表现,暗地里却拿出小本本,记下了陈知节的名字。凉殿建好后,唐玄宗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凉殿,大手一挥:叫陈知节来这里汇报汇报工作吧!陈知节不敢怠慢,连忙来到凉殿。进了凉殿,陈知节才发现,不仅殿檐下有人工瀑布,殿内四角还放着四座“冰山”——用冰块堆起来的,正散发着丝丝凉意,不,冷意。自己真的好冷啊……再看殿中的皇帝,一边埋头公务,一边擦汗。皇帝就是皇帝,果然不同凡响身体好!唐玄宗发现陈知节到了,继续挥大手:“来人!给知节搬个石头凳子坐,再上一份‘冰屑麻节饮’让知节喝!”皇命难违,陈知节只好打着哆嗦坐在石凳上,一边喝着加冰饮料,一边向皇帝汇报工作。然而不一会儿,这肚子里就开始拉警报了。陈知节忍不住,只好暂停工作汇报,跟皇帝说:我想上厕所!皇帝摇摇头:你这工作还没说完呢,说完再去也不迟嘛!如是再三。最后,唐玄宗估计也玩够了,终于恩准陈知节去上厕所。陈知节慌忙起身,可还没出凉殿的门,就已经“遗泄狼藉”。第二天,唐玄宗又见到陈知节,说:“这下知道了吧,你不是皇帝,别什么事都想管!”——《唐语林?豪爽》0
那些冰块教会我的事
▲战国冰鉴曾侯乙墓出土01
公元前55年夏天,楚国的令尹子庚去世,楚康王想让子冯接任令尹。但子冯与朋友讨论过后认为,楚康王太年轻,朝中宠臣又多,令尹实在不好当,决定装病拒绝这一任命。楚康王听说子冯生病了,便去探望。当时正是盛夏,楚康王来到子冯家,只见子冯紧紧裹着皮大衣,蜷缩着躺在床上,真是病得不轻。于是,君臣二人进行了常规的君王探病问答,楚康王就离开了。国君走后,子冯跳下床,看着床底下藏着的一大块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左传·襄公二十二年》0
汉武帝的宠臣董偃,夏天午睡时为了凉快,曾用水晶盘盛了大块冰放在自己身旁。想要伴着丝丝凉意睡个好觉。可是,在卧房外给董偃扇扇子的侍者眼睛一花,误以为主人把冰直接放在了席子上。▲汉水晶带钩江都王刘非墓出土,可以感受到汉代水晶制品的晶莹剔透侍者心想:如果冰化了,沾湿主人的席子,让主人受了潮,可怎么好呢?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进室内,大力金刚掌一掀——啪!冰碎了,水晶盘子碎了,董偃也被吵醒了。——《三辅黄图》03
唐朝时有个商人,商业头脑比较发达,选择了在盛夏卖冰。不一会儿,就有人来买冰。看着买冰的人,商人想:反正是夏天需要的东西,价格再高也有人买,何不趁机敲他一笔呢?便把冰价抬高数倍。可惜,商人失算了。买冰的人看到这么贵的冰,讲价也讲不下来,渐渐地全走了。然后,冰化了……(BGM:冷冷的冰水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冰水混在一块~)——《唐摭言?自负》其实,在古代的夏日,凉殿毕竟是皇帝这个等级的人才能得到的奢侈享受。更常见一些的解暑用品,其实是冰。据《周礼》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凌人”这一职业,负责在冬天敲下河湖里的冰块,并把它们储藏至夏天。起初,冰不易得,用冰来解暑是贵族阶级的特权。后代,随着制冰、储冰技术的提高,冰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人享受得起的东西。《清会典》记载,顺治九年,京城里冰的定价是:通州冰每块三分八厘银子;紫禁城内京河冰,每块七厘四毫;其他地方的,每块四厘二毫。标准的一块冰,大小是一尺五寸见方。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目前还保存着清代的冰桶和冰箱。▲清乾隆掐丝珐琅冰箱故宫博物院藏03
连冰也没有,怎么办?
▲元刘贯道《消夏图》01
清代的董晴川和林南华,董晴川瘦,林南华胖。夏天,两人一起在树荫下光膀子坐着乘凉。林南华看了一眼董晴川,说:“你真是个骨董。”董晴川看了一眼林南华,说:“你就是酒池肉林的肉林。”乾隆皇帝一次南巡,到了天宁寺。附近人纷纷传说天宁寺有个住持,举止不检点,在外有老婆。乾隆听了,便把住持叫来:“大家都说你有生活作风问题,你跟朕说说,你有几个老婆?”住持大言不惭地回答:“两个。”乾隆没想到,承认得还挺痛快!便接着问:“两个老婆都是谁呀?”住持回答:“我夏天睡觉抱着‘竹夫人’,冬天身边常伴‘汤婆子’,可不是两个老婆么!”▲竹夫人是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夏天可以抱着它或把脚搁在上面祛暑。此为现代制品,图自网络。而对话中提到的汤婆子是一种水壶,冬天灌热水进去,可取暖。0
清代著名文人纪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纪晓岚,长得胖,十分怕热。但是当时纪晓岚每天要“入值南书房”,是有工作的人,夏天再热也得上班。怎么办?纪晓岚想了个方法:反正南书房工作的同志们互相都认识,还都是男的,大家不要拘束,到了值班处,把衣服一脱,一群老爷们光膀子,多愉快!于是,大家天天在南书房裸奔。▲纪晓岚画像可巧裸奔行为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乾隆便想与大臣们开个玩笑。一天,几个大臣正在南书房光膀子聊天,说到高兴处,不小心看了一眼远方。不看不要紧,一看可吓了一跳:远处那正向我们走来的,不是乾隆皇帝么?!大家慌忙停止谈笑,穿上衣服。然而纪晓岚是个近视眼。等到他看清向自己走来的是乾隆皇帝时,穿衣服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只好一低头一弯腰,躲到了南书房的皇帝御座下,不敢大喘气也不敢动。乾隆存心戏弄纪晓岚,在南书房坐了很长时间,既不说话,也不走。纪晓岚半晌没听到人说话,自己在御座下又热得不行,便探出头来问:“老头子走了没?”大家哈哈大笑,乾隆也笑了,说:“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说则可,无说则杀!”纪晓岚看到瞒不住了,便说:“我没穿衣服不敢出来……”乾隆让纪晓岚放心出来,穿上衣服,继续厉声责问:“为什么叫我‘老头子’?”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所以叫您‘老头子’。”乾隆听了,这才龙颜大悦。——以上三则引自《清稗类钞》来源丨博物馆丨看展览编辑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