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刘邦登上皇帝位,建立汉朝。
汉朝的巩固来之不易。刘邦这个皇帝也当得不轻松。
经过多年的征战,好不容易一统天下,就面临着异姓王的挑战。
又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总算铲除了异姓王。
在这个过程中,刘邦一边铲除异已,一边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封为同姓王,去代替异姓王。希望靠着亲族的力量,巩固刘姓的天下。
高帝刘邦先后封11人为王:
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
代王刘喜,刘邦的哥哥。(因匈奴入侵,弃国自归,废王为侯)
荆王刘贾,刘邦的堂弟。无后。
齐王刘肥,刘邦的儿子。
淮南王刘长,刘邦的儿子。(公元前年,谋反,被汉文帝发配到四川)
赵王刘如意,刘邦的儿子。(和其母一样被吕太后杀掉)
代王刘桓,刘邦的儿子,汉文帝。
赵王刘恢,刘邦的儿子。(高后时自杀)
赵王刘幽,刘邦的儿子。(高后时自杀)
燕王刘建,刘邦的儿子。(高后时杀其子,绝后)
刘邦七个儿子,只有文帝和齐王幸存,刘长、刘恢、刘幽不得善终,刘如意、刘建绝后,由此可见吕后之残忍,妄图取代刘氏的决心和魄力。
吴王刘濞,刘邦的侄儿,刘喜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文帝时先后封三人为王:
梁王刘揖,文帝的儿子。无后。
梁王刘武,文帝的儿子。
代王刘参,文帝的儿子。
文帝较为友善,不枉开杀戒,仅淮南王刘长被流放、济北王刘兴居被杀。
景帝时先后封14人为王:
河间王刘德,景帝的儿子。
临江王刘阏,景帝的儿子。无后。
鲁王刘馀,景帝的儿子。
江都王刘非,景帝的儿子。
赵王刘彭祖,景帝的儿子。
长沙王刘发,景帝的儿子。
胶西王刘端,景帝的儿子。无后。
中山王刘胜,景帝的儿子。刘备自称是中山王的嫡系子孙。
胶东王刘彻,景帝的儿子。汉武帝。
临江王刘荣,景帝的儿子。(曾立为皇太子,废为王,后自杀)
广川王刘越,景帝的儿子。
胶东王刘寄,景帝的儿子。
清河王刘乘,景帝的儿子。无后。
常山王刘舜,景帝的儿子。
景帝是个大开杀戒的皇帝,被他杀的亲王最多。
武帝时先后封四人为王:
齐王刘闳,武帝的儿子。无后。
燕王刘旦,武帝的儿子。(公元前80年,昭帝时谋反,自杀)
广陵王刘胥,武帝的儿子。(公元前54年,宣帝时自杀)
昌邑王刘髆,武帝的儿子。
宣帝时先后封四人为王:
淮阳王刘钦,宣帝的儿子。
东平王刘宇,宣帝的儿子。
楚王刘嚣,宣帝的儿子。
中山王刘竟,宣帝的儿子。无后。
元帝时先后封二人为王:
定陶王刘康,元帝的儿子。
中山王刘兴,元帝的儿子。
这些王位都是世袭的,只要老实不犯错、身体健康有后,就能代代相传,永享富贵。
富贵子弟(尤其是王室成员)有几个是安分守己的,不犯谋反罪被杀头就算幸运的了。
楚王刘戍,刘邦弟弟刘交的孙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楚王刘延寿,刘邦弟弟刘交的六世孙,公元前69年,谋反,被宣帝所杀。
济北王刘兴居,刘邦儿子刘肥的儿子,公元前年,谋反,被文帝所杀。刘兴居还是拥立文帝的功臣之一。
济南王刘辟光,刘邦儿子刘肥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菑川王刘贤,刘邦儿子刘肥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胶西王刘卬,刘邦儿子刘肥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胶东王刘熊渠,刘邦儿子刘肥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赵王刘遂,刘邦儿子刘友的儿子,公元前年,七王之乱,谋反,被景帝所杀。
淮南王刘安,刘邦儿子刘长的儿子,公元前年,武帝时谋反,自杀。
衡山王刘赐,刘邦儿子刘长的儿子,公元前年,武帝时谋反,自杀。
济北王刘宽,刘邦儿子刘长的曾孙,公元前87年,武帝时谋反,自杀。
燕王刘定国,刘邦远房弟弟的孙子,自杀。
梁王刘立,文帝儿子刘武的八世孙,公元3年,自杀。
江都王刘建,景帝儿子刘非的儿子,公元前年,武帝时谋反,自杀。
东平王刘云,宣帝儿子刘宇的儿子,自杀。
富贵子弟(尤其是王室成员)有几个不是贪图女色、荒淫无度,导致绝后的。
齐王刘则,刘邦儿子刘肥的孙子,无后。
齐王刘次昌,刘邦儿子刘肥的曾孙,无后。
赵王刘福,刘邦儿子刘友的孙子,无后。
山阳王刘定,文帝儿子刘武的儿子,无后。
济阴王刘不识,文帝儿子刘武的儿子,无后。
鲁王刘睃,景帝儿子刘馀的玄孙,无后。
长沙王刘发,景帝儿子刘发的玄孙,无后。
中山王刘脩,景帝儿子刘胜的六世孙,无后。
广德王刘云客,景帝儿子刘胜的七世孙,无后。
泗水王刘安世,景帝儿子刘舜的孙子,无后。
广陵王刘护,武帝儿子刘胥的曾孙,无后。
东平王刘开明,宣帝儿子刘宇的孙子,无后。
楚王刘芳,宣帝儿子刘嚣的儿子,无后。
经历七王之乱,景帝、武帝深感同姓王也不可靠,于是出台各种限制措施,打压同姓王的势力,最终将其权力剥夺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