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嘶马朱氏族谱中的书香绵长扬州江都大桥镇
TUhjnbcbe - 2024/11/3 22:34:00
白癜风能全愈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在扬州东乡嘶马,居住着一群朱姓族人。这支朱姓的朱家祠堂在嘶马石行,堂号为“诚正堂”。

这支朱姓族人乃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后裔(-,又称朱文公,江西婺源人士)。其先祖在婺源,由朱松至朱熹,以诚意正心之学,素著道义之文,延及后世。朱熹后人中的一支,又从婺源至湖州转润州,并于元末明初从京口大港北渡,至嘶马急水港定居。

打开维扬嘶马朱氏族谱,在雕版墨印的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它与其他族谱有别的地方,就在于除了族谱应该具备的族训,族规,族禁以外,在后代教育上,还有特别的要求。

一是朱熹本人亲拟的《文公家训》,又称《朱子家训》。它从贵,敬,言,行,义,理等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等多个方面明确了行事准则。最终则归结为“诗书不可不读,理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二是由朱熹本人亲拟的“文公励世格言”与“文公劝学说”,要求朱氏子孙“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与我,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三是除了族训以外,还专门列有“童蒙训”。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于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与一切杂细事宜”,并从这五个方面,规定了朱家子弟从晨到暮的行为规范。

现仅将“读书写文”一章抄录如下:

“凡读书须整顿几席,令洁净端正,将书整齐顿放,正身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违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熟,不待解说,自明其义。余尝谓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囗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汚手。高执笔双钩楷端,书字不能令手指着毫。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划,严正分明,不可潦草。凡写字须仔细看本,不可差误”。

朱氏族谱中的这些特有章节,细致而又具体,繁杂而又详尽,正是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根据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教育要分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阶段: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小学教育在于“学其事”,在具体行事中领悟到日常的道德行为规范,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性,习惯。大学阶段在于“教其理”,从探索事物的所以然中上升到思想认识的理论范畴,以促进自觉行动。所以,“童蒙训”中,就对儿童怎样读书写字作出了规范要求,以便自小养成好好读书,好好写字的好习惯,进而培养一生好读书,书读好的兴趣与重文兴教的志向。(朱毓麒)

1
查看完整版本: 嘶马朱氏族谱中的书香绵长扬州江都大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