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是毫无疑问的隋朝的末代君主,因为隋朝在他手里还有对全国的控制权,可到期了其他几位手里,几乎只能成为枭雄的傀儡,对全国没有控制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这四位应该是杨昭,杨侑(you),杨浩,杨侗(dong),其中杨昭是杨广之子,杨侑、杨侗是杨广之孙,杨浩是杨坚之孙。称帝地点示意图杨昭一天皇帝没做过,黄帝之名是被追封的。杨侑在杨广生前在长安登基,是李渊的傀儡。杨昭死于年,这时候是杨广在位,他是不可能做皇帝的,就连太子之位也仅做了一年。但是在李渊太原起兵攻陷长安后,拥立杨昭之子杨侑为皇帝,遥称身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隋书》: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
这是杨广之后最早称帝的,登基时间是在年,也就是杨侑给杨昭追尊皇帝谥号和庙号,但一天皇帝都没做过,可以忽略不计。杨广死后,杨浩在江都登基,是被宇文化及控制的傀儡皇帝在年隋炀帝杨广被杀,傀儡杨浩继皇帝位。李渊一看杨广死了,就废掉杨侑自己称帝。退位一年就死了,具体怎么死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病死,有的说是被李渊所杀,终年15岁。杨侑做皇帝时间是在隋炀帝杨广生前。杨浩仅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就被杀了。杨侗在杨广死后称帝,是王世充的傀儡王世充像杨侗为杨昭之子,当时在东都洛阳镇守,闻讯杨广在江都被杀,元文都、皇甫无逸、卢楚等人拥护杨侗在洛阳称帝。
“宇文化及杀帝于江都,充与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奉侗为主。”元文都等人被后来居上的王世充所杀,这样掌握实权的王世充彻底把杨侗变成了傀儡,尔后废杀杨侗自立为帝,“既而废侗于别宫,僣即皇帝位,”杨侗被杀也只有15岁。后来王世充连败于秦王李世民,不得已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救,可窦建德的援兵直接被秦王李世民迫降了。王世充逃无可逃,死又不想死,只得投降于秦王李世民。除了杨昭,其余的三位皇帝空有皇帝之名,实为他人傀儡,对全国更没有统治权。而且在位时间非常短。宇文化及在江都政变后只是杀了隋炀帝杨广,不是政变主要人物宇文化及像隋末这几位皇帝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最精彩的部分还在于隋炀帝杨广之死;在隋朝末年,杨广是想回到长安的,可是他在江都获悉关中地区已经被李渊占领,西进关中地区的必经之地洛口也被叛军李密占领,杨广了解后再也不敢西进。
《隋书》:是时李密据洛口,炀帝惧,留淮左,不敢还都。当初杨广南下江都是带了骁果军(皇帝的御林军)数万人随驾的;可是杨广逗留江都迟迟不打算返回。这要许多出身关中地区的骁果军将士心里很不踏实。再有关中地区已经在李渊的手中,骁果军的许多家属都在关中。杨广如果知道谁的家属投靠了叛军,极有可能处死某些骁果军将士。就是私下议论这事被杨广知道仍免不了一死,这样横竖是一个死。还不如造反算了。《隋书》:德戡曰:同相忧,当共为计取。骁果若走,可与俱去。这时的骁果军首领是武贲郎将司马德戡(kan),其利用将士情绪,与裴虔通等人策划怎么进行政变。
又把内史舍人元敏、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人拉入伙;尔后宇文智及也加入政变,还建议司马德戡事后共图帝王大业,“德戡然之”。这么一搞,江都的许多官员都入了伙,司马德戡又掌握着卫戍杨广的骁果军,这样的政变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政变是晚上进行的,当时控制江都行宫宫门的是唐奉义,唐奉义和裴虔通事先约定宫门只关闭不上锁。司马德戡集结骁果军于外城,宇文智及和孟秉等人在城外招兵买马以做外应。司马德戡先通过裴虔通换下宫门各处的门卫,这样司马德戡如入无人之境到达了内宫成象殿。
但没有找到杨广。尔后一番搜索在西阁找到了杨广本人。裴虔通作为杨广近臣很是被信任,在司马德戡进入皇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杨广被抓住后质问裴虔通:“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裴虔通只是表示将士们思归来搪塞,根本没有回答他自己“何恨而反”。而此时的杨广表示“与汝归。”就是愿意回去。此时的杨广并没有被杀,只是被拘押了起来。这样兵不血刃的政变就结束了。网络配图剧照宇文化及成功成为叛军首领宇文化及没有参与政变,但知道这回事;在不知道政变是否成功的时候,宇文化及内心是极端的害怕,“至旦,孟秉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未知事果,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低头据鞍,答云罪过。
”获悉政变成功了,宇文化及被推举为首领,也就是说宇文化及之前啥也没干,直接获得了政变的胜利果实。《隋书》:既获炀帝,与其党孟秉等推化及为丞相。宇文化及这个人非常的胆小,没有做大事的样子。网络配图剧照而后立了杨浩为皇帝。宇文化及随后率军离开江都北上。在北归途中宇文化及把司马德戡杀掉。数万骁果军离心离德,不断叛离。后被李密的瓦岗军打败,宇文化及东逃入河北。宇文化及自知败局已定,干脆先过把皇帝瘾,就杀掉傀儡杨浩,然后自立为帝,国号许,建元天寿,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人最后被河北的窦建德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