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政变之后的政变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篡位者都必须遵循的规则是,先要推举一位傀儡皇帝,在时机成熟时再玩一回“禅让”游戏。
宇文化及不是傻子,他现在还不想做众矢之的,所以他也要推举一位傀儡皇帝。
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五子汉王杨谅。
这五个儿子都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所生。老三秦王杨俊一开始任扬州总管,起初颇有作为,后来渐渐奢侈,建筑豪华的宫殿,放高利贷,干了很多违反制度的行为。
杨俊纳了许多姬妾,遭到王妃崔氏嫉妒,在瓜中下毒,杨俊因此身体不适,调回京师,另派杨广镇守扬州。
文帝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后,将他免官,不久就病死了。
老五汉王杨谅,因不满杨广即位,起兵反叛,被杨素打败后投降,杨广念其是亲生兄弟,没有杀他,削职为民,关押起来,后来死于狱中。
宇文化及政变时,只有老四蜀王杨秀还活着。杨秀年轻时容貌俊美,武艺高强,在朝中很有威望,后来也开始奢侈起来,做了违反制度的事。
杨广怕他将来成为对手,就让杨素告状,杨坚很生气,差点把他杀了,后来废为庶人,囚禁起来,连妻子也不许见。
杨广即位后,一直都没释放,而且还不太放心,每次出巡总带在身边。
现在要推举傀儡皇帝,宇文化及想推举蜀王杨秀,但宇文智及的人选,是老三杨俊的儿子,秦王杨浩。宇文化及同意了。
这件事定下来后,当天,蜀王杨秀和他的儿子,杨广的次子齐王杨暕和他的儿子、杨广的孙子燕王杨倓,以及在江都的所有亲王和外戚,无论老幼全部被屠杀。
隋朝的心腹重臣也难免一死。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晶、梁公萧钜等人,以及他们的儿子,都被斩杀。
为什么这些人对这场政变毫不知情?
这些人多是贵族,有自己的往来圈子,无论婚姻或交往,都在这个圈子里找,并不和他人往来,别人也别想进入这个圈子。隋唐之后科举兴起,才算是真正结束了贵族的统治。
他们中也有人得到了密报。政变前夕,江都县令张惠绍探知宇文兄弟可能谋反,向御史大夫裴蕴禀报。
裴蕴想了个办法,想拟一个假诏先逮捕宇文化及,然后占领皇宫。
当裴蕴把应变计划告诉内史侍郎虞世基时,虞世基认为消息不确实,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政变爆发后,裴蕴长叹:“跟虞世基这种人商量,只能误大事!”
所以虞世基不仅蒙蔽杨广,误了大隋的国事,还习惯性蒙蔽所有人,包括自己,结果当然是害人、害己。
在这场政变中,也有少数大臣幸免于难,其中一个是黄门侍郎的裴矩。
裴炬早料到有这一天,一直得很低调,对仆从差役也执礼甚恭,想方设法讨好军队。
他给杨广出主意说,禁卫军将士大多是单身,所以人心不稳,请允许他们就地娶妻。他搜捕民间未婚少女和寡妇,连尼姑道姑都不放过,直接送到军营。禁卫军官兵都很感谢他。
凭着这个本事,裴矩不仅没掉脑袋,还升任新朝廷的右仆射。这个官职相当于宰相,左仆射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另一个弟弟宇文士及被封为内史令。
大业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杨广死去仅十几天,宇文化及带领大隋在南方的全部军队十几万人,以及整个朝廷和后宫沿水路北上,打算返回长安。
宇文化及是北方的鲜卑族人,在江南呆不习惯,这次政变又是打着回乡的名义发动的,他当然会选择第一时间往北走。
就在宇文化及启程的这一天,江都政变后的第一次政变发生了。
禁卫军中除了骁果军,还有别的军队。骁果军组建时间不长,但其他部队跟杨广关系比较密切。
就在北上第一天的傍晚,三名禁军将领: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沈光开始密谋叛变。约定次日出发前袭杀宇文化及。
夜里,麦孟才三人联络军队中的好友,但消息很快泄露。宇文化及连夜逃离大营,骁果军统领司马德戡率骁果军包围军营。
经过一夜血战,反叛的三名将领及其部众数百人全部战死,至死无一人投降。
所以,政变当晚,部分忠于朝廷的禁军敲打宫门,请杨广出来主持局面时,如果杨广真的走出宫门,情形还不一定如何呢。
兵变总算是平息。宇文化及很高兴。没过多久,当船队行驶到彭城(江苏徐州)的时候,第二次兵变又爆发了。
这次的主谋是司马德戡,政变的主力就是诛杀杨广的骁果军。
宇文化及上台后的一系列作为,让很多人后悔了,其中之一就是司马德戡。
宇文化及把六宫嫔妃都据为己有,一切排场都刻意模仿杨广,除了会摆架子,日常政务表现让人大失所望。
百官凡有进奏,他一概保持沉默,散朝后,马上会召集一帮心腹,商量百官所奏议的事,等别人作出决定,他才命人拟就诏书,让傀儡皇帝杨俊签字。
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政变,却把江山让给了只会学杨广的架子,实际比杨广无能很多的纨绔子弟,众人心里怎么能服气?
尤其是司马德戡,他在江都政变中出兵出力,又平息了最近一次政变,功劳最大,可是宇文化及却防着他。表面上封他为温国公、光禄大夫,但把他调任为礼部尚书,等于夺了他的兵权。
司马德戡用全部赏赐贿赂宇文智及,好不容易才重新掌握了一万多人的后军。
司马德戡决定兵变。他的首选是暗杀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现在是丞相,手里有跟着杨广南下的十几万军队,司马德戡只有一万多人,硬拼不是办法,但万一暗杀不成,双方还是要打一仗,司马德戡没有胜算,他决定找个外援。
他派人给最近的起义军首领孟海公送了一封信,但孟海公一直没有回音。
在等待中,兵变的消息泄露了。宇文化及逮捕了司马德戡,把他绞死,十多个参与密谋的同党也被诛杀,计划中的兵变流产。
几天后,孟海公出现了。他带着酒肉,来为路过自己领地附近的大丞相接风洗尘。
孟海公很聪明,他没有实力和宇文化及抗衡,又怕宇文化及路过时顺手把他给剿灭了,所以选择了和宇文化及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