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集团启动“救助细菌战受害者”公益行动
本报讯( 廖峥艳) 7月12日,天气闷热。江山市新塘边镇敬老院里,73岁的汪宏池老人拖着左腿,艰难地走着,他的裤腿挽到了膝盖上,露出了干枯、僵硬的小腿,一张白色草纸绑在膝盖上,显得格外刺眼。他用草纸替代医学药棉,是为了省钱。
这是拍摄的第70位细菌战受害者。1940年10月4日,日* 731 部队在衢州空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等病菌的麦粒、棉花、跳蚤,拉开了日*对华细菌战的序幕。衢州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时至今日,衢州仍有一百多名老人忍受着细菌战病痛的折磨。
去年的9月3日,开始寻访拍摄细菌战受害者行动,至今已到过50多个乡镇(街道)的近100个村庄,走进100多户细菌战受害者家庭,为他们留影存证。
和汪宏池老人一样,这些受害者大多已进入人生暮年,因为 烂脚病 ,他们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们大多生活贫困、缺医少药,有的躺在病床上生活无法自理,有的在拍完照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衢州报业传媒集团发起 救助细菌战受害 大型公益活动,我们真诚地期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您的参与是对抗战最好的纪念,您的点滴爱心是这群特殊老人晚年生活中最温暖的阳光。援助热线:96811,18657009951。
《无法愈合的伤口》
毛双福、朱土文、颜仁奎、张荣妹 我奔波近一年拍摄的影像资料,记录了70位细菌战受害老人痛苦的生活,还有对70多年前那场灭绝人性的战争回忆。
他们或坚毅,或痛苦,或愤怒,或无奈。他们是细菌战的受害者,也是细菌战的见证者。
1940年10月4日,日* 731 部队首选在设有*用机场的浙江衢州,空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等病菌的麦粒、棉花、跳蚤,拉开了日*对华细菌战的序幕。在这场细菌战中,衢州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城市。据调查数据显示,衢州还剩下100多名细菌战受害者,他们仍忍受着 烂脚病 伤痛的折磨。那场灾难,也给他们精神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
去年9月3日,中国法定的第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踏上了寻访衢州地区细菌战受害者的征程,为他们留影存证。截至目前,已经走访了50多个乡镇(街道),近100个村庄,100多户细菌战受害老人家庭。他们大多生活贫困,缺医少药;部分老人没有成家,没有子女,生活无依无靠。有的老人在拍完照片后不久,就带着痛苦和遗憾默默离世,还有的甚至没来得及为他们留下影像。世上有很多东西,今天失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选择其中部分影像刊发,以期唤起更多人共同携手,为这些老人送上点滴爱心,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丝温暖和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