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六楼,老伴双腿残疾,还有尿毒症,两天要透析一次,要是没有电梯,我现在还要想办法找人把他抬下去。”日前,家住江都城区龙城苑3栋3单元的顾奶奶激动地说,因为有了加装电梯,出行真的方便了许多,按一下键就可以直接到家门口。
年,玉带公寓22栋1单元的居民圆了电梯梦,这也是我区第一次在既有住宅成功安装加装电梯。
电梯承载大民生。从第1部到第21部,我区加装电梯持续提速,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悬空”,一键直达幸福生活。
从“难产”到“量产”
年,我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政策正式实施。玉带公寓22栋1单元首部加装电梯成功安装,在全区引起积极反响。紧接着,老城区多个小区加装电梯相继“落地”。但每年加装电梯成功的数量依旧“寥寥无几”:年2部,年3部,年10部,年3部。
这几年,加装电梯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去年7月,全市住宅小区加装电梯新政出台,取消“一票否决”,调整了加装电梯征求意见范围比例,明确加装电梯不再必须征得全体业主同意,加装电梯“卡脖子”难题有了缓和。同时,政府为加装电梯提供了政策红包,按照楼层高度、房屋面积进行费用分摊,政府补贴占了将近一半。
许多老旧小区开始纷纷加梯,加装电梯从“难产”到“量产”。记者从仙女镇物业服务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我区共有21部电梯成功启用,今年新获批15部加装电梯,其中14部基本建成,3部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其余在申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中,预计11月份全部投入使用。
“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小区安装电梯,现在又有6部电梯在会审中。”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居民加装热情高涨
走进龙城苑5栋3单元,崭新的白色墙壁,不锈钢的楼梯扶手,花岗岩的楼道,干净清爽的电梯轿厢,这一切都是居民自己打点的。
龙城苑是老小区,地下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交错,这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但因为居民们的支持,施工队的施工进行的很顺利。“装电梯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是一件好事情,签字工作还是很顺利的。”业主代表王萍说,单元能成功安装电梯,离不开居民们的理解,大家都是互相生活很多年的老邻居,邻里关系融洽,一、二楼的居民体谅高楼层居民“爬楼难”,高楼层的居民也知道“多受益多出资,少受益少出资或不出资”,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加装电梯。
在电梯安装好之后,王萍还在群里号召大家一起翻新楼道,大家纷纷赞成。把原本的水泥楼梯铺上花岗岩;把贴满小广告的墙壁铲除干净后粉刷上白色新漆;把铁的锈蚀的栏杆换成不锈钢栏杆,“现在就像换了个新小区一样,干净、明亮,回家心情都变得好起来了。”居民们表示,加装电梯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让更多老人告别“悬空”
截至目前,我区共成功安装21部电梯,涉及多个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为砖混、框架结构,小区内老人占比高。30多年的建筑历史,使得本就又窄又陡的楼梯台面出现破损、倾斜等问题,一层多个台阶成为老人们出行难以跨越的“鸿沟”。
“老旧小区里很多老人,像我们年纪大的,住的楼层又高的,要是平时买个米面粮油重的东西,上一次楼可能就要花费十几分钟。”天伦雅居7栋1单元的业主代表费长敏对于单元安装电梯,很是支持,他告诉记者,很多和他一样住在高楼层的老人都很希望安装电梯。
虽然居民普遍有较强的加装电梯意愿,但统一思想共识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楼有顾虑,觉得加梯后影响采光、房价,还容易暴露隐私,二楼本身楼层不高,认为电梯可有可无,还有很多住户觉得电梯运行有噪音会影响休息。”遇到这些问题,费长敏就逐户上门做工作,好在邻里之间相互理解,最终大家都同意安装电梯,目前电梯已基本建成,在申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中。
“安装了电梯的,没有不说好的,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老百姓住宅加装电梯将开足马力继续“提速”,让更多老人告别“悬空”。
作者:融媒记者桑一通讯员丁金伟
编辑:秦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