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扬州段,“至今千里赖通波”。
扬州六圩长江口门段灯塔公园,将成为市民休闲、游客观光的新打卡点。这里是“江淮之眼”,大运河与长江于此交汇。
到年,京杭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将全面完成。未来,这里航道更宽、泊位更多、风景更美,遗产点成网红打卡点,主题公园精彩纷呈。
届时,运河航运将全线全面转型提升。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将再次焕发出智慧通畅、绿色生态、文脉深厚的蓬勃生机,成为风景线和打卡点,为江苏省乃至运河全线做出示范。
江河交汇地
“老虎口”变得安全畅通
站在灯塔公园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辽阔的水面上,大型船舶往来,航运繁忙而有序。“船行老虎口,船民腿发抖”已经成为一个远去的传说。
传说中的“老虎口”,就位于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整治项目所在的运河六圩段。这里水域情况复杂,单日进出河口船舶流量大。同时,受洄流、运河水流、长江主流汇合影响,这里的水流呈现无规则流态,是长江航线上有名的险地,险情事故数量曾占到长江干线事故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强介绍,年以来,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展,拆除沿河老旧建筑7万m2,拆除碍航码头9座,整治“三无”船舶多艘,对原有航道进行疏浚,新建船舶待闸泊位84个,改造提升水上服务区,改建碍航桥梁。随着项目全面完成,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的通航等级从三级提升到了二级。航道畅通了、安全了,船舶停靠泊位也增多了,船行至此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主题公园、生态滨水空间
看点多多
护岸新建、桥梁改建、绿化景观、灯塔公园、六圩轮渡公园……在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工程以航运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为基础,系统打造施桥口门文化主题公园,包含航标文化、船闸文化、乡愁文化、交通服务品牌文化、诗词文化、口门生态文化等6大文化功能分区,在运河两岸靠船墩设置“江之歌、河之声、淮之吟、湖之咏、海之忆”五个篇章的江河文化诗词长廊。
运河沿线将整合挖掘现有航运文化资源,打造多元化生态滨水空间,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比如,升级打造邵伯船闸历史陈列馆、六圩灯塔航标展示馆,原址建设东风船厂和工业文明遗址公园、六圩轮渡公园,在运河重要节点建成兼具航标功能、远眺视野的“运河之眼”和“江河之眼”……
另一方面,运河沿线的泾河码头、界首码头、邵关文化公园等宝贵的文化遗产串联成线,活态文化遗产将发挥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
进展:
全部工程将于年完成建设
年,扬州交通部门在全省率先促成厅市共建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将京杭运河扬州段全线.5公里纳入建设范围。当年11月,扬州启动邵伯船闸至长江口门段29.5公里先导段建设,重点实施航运效能提升、运河文化展示、绿色生态廊道营造、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防治等四大建设工程。
其中,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约6公里,是黄金水道江河交汇区。该段被列入省交通重点工程,交通部门负责主体工程实施,地方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和配套绿化施工,年完成项目扫尾和绿化景观施工。
在加快完成先导段工程的同时,京杭运河剩余段(江都至宝应段98公里)也被纳入省交通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省发改委于年6月批复初步设计。建设内容不仅包含护岸生态化提升、护坡生态修复、船闸机电改造工程、航标工程、锚泊地及服务区工程、应急保障体系工程、桥梁工程及智慧运河工程,还包含邵伯船闸灯塔公园、西堤乐活主题绿带公园、湾头公园等沿线文化节点。
年,宝应段、江都段全面开工,高邮段工程已交工验收,城区段完成施工图设计,茱萸湾灯塔修缮工程完成。全部工程将于年完成建设。
(大运河新闻)
文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刘静妍
图
现代快报+记者顾炜刘静妍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延晨徐蓉
一读桂艳张莉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