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隋炀帝被叛臣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在长安的隋恭帝杨侑禅位李渊,唐朝建立。此时,各路势力割据一方。
唐高祖李渊隋朝末年爆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隋炀帝却“蜗居”江南,当起了“鸵鸟”。这给他的表弟,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一个机会。经过一番权衡,强悍的李渊直扑关中,占据了长安。
当时,隋朝的主力大军被瓦岗军牵制在洛阳一线,而李渊的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占据关中,拿下长安。因为,关中有兵有粮。
唐高祖李渊强悍的李渊:既有兵又有粮
在军事制度上,初唐继承了从南北朝开始实行的府兵制。天下有将近多个军府,隋朝仅在关中就设置了多个,可以说“关中是府兵之聚”。兵源充足,这是李渊成功打赢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中的粮仓充实,财政比较宽裕。所以,李渊起兵拿下关中,是战略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拿下长安高傲的李渊:我就是贵族怎么了?
成功夺取关中,建立唐朝,在这个过程中,李渊无疑是重要人物。但是,他所任命的官员却一塌糊涂。
重要官职被分派给亲戚,朋友,一些关陇贵族。他的两个儿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都当过丞相。太子、秦王、齐王都可发布政令,政府很难办啊!于是,只以先接收到的政令为准。
官员的作风也有问题,权力把持在各派势力手中,逐渐地脱离、架空了李渊。为什么李世民在武德九年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皇帝老爹只能干瞪眼却无可奈何,也是这个原因。
如此下去,唐朝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这种危如累卵的形势和唐高祖李渊的统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唐太宗李世民儿子光芒万丈:李世民的崛起
李世民和李渊的一个最大差距是在用人方面:李渊狭隘,李世民宽容。
李渊用人看出生和血统,所以才造成了兄弟之间互相掣肘、制约、反目成仇;他善于用权术统御臣下。李世民既可以用出生低微的马周,也可以不因前仇旧恨重用魏征,还可以用大头兵出生的薛仁贵……
李世民攻陷洛阳,一举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功劳之大,地位之尊,以至于无可再封。李渊想了个法子,敕封他“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相当于太子了。
玄武门之变在李渊时代,唐朝完成了统一,内部却倾轧严重,权力斗争逐渐升级,以至于失控。武德九年,太子齐王与秦王直接进行了一场白刃化斗争,以此抉择谁将会登上九五之尊!
李渊的时代也随着玄武门之变结束了,李世民的“贞观时代”光芒万丈,也暗淡了他曾经的功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