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有多大难怪李建
TUhjnbcbe - 2024/4/26 19:25:00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23/q3opbzs.html

公元年7月2日清晨,唐高祖李渊当时正在皇宫内的海池上泛舟游玩,突然,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来到他身前,李渊这时才得知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已经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

不知是形势所迫还是李渊良心发现、心甘情愿,他在其后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并传位给他。李世民这一次的兵变使他获得了皇位的继承权,因发生了玄武门,所以被后人称为“玄武门之变”。

在后来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得以了解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因李建成和李元吉忌惮李世民的权势,多次陷害他,并且对李渊进谗所谓的“李世民威胁论”。

这才使得李渊和李世民关系恶化,也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的势力到底有多大?难道真的连李渊都害怕了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起兵反隋的李家父子

说到李渊,大家熟知的是他唐朝开国皇帝的身份,但其实他在早年时,一直在为隋朝效力,就连他的国号“唐”,也是取自隋朝册封的唐王。

李渊出身于北周关陇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的姐姐,因此李渊与隋朝的统治阶层有着很亲密的关系。等到了隋炀帝时期,政府暴虐的统治逐渐失去了人心,紧接着各地起义不断。

公元年,李渊令李建成、李元吉在河东一带“潜结英俊”,李世民在晋阳结交豪杰、网罗人才。同年七月,李渊集结三万士兵,正式起兵反隋。他打着“志在尊隋”的旗号,宣布立杨侑(隋炀帝之孙)为帝。

到了公元年11月时,李渊的军队已经攻进了长安城,并立杨侑为帝。次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杀死,李渊得知情况后加紧了自己夺取皇位的进程。

年6月,杨侑被迫禅位,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太极殿,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尽管此时李渊已经建立了唐朝,但是唐朝的疆土还在关内和河东一带。为了统一全国,李渊以李世民为主力,又几次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出征。

到了年唐朝基本上平定了隋末以来各地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在这期间,秦王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却是要逊色不少。

手足反目的李家兄弟

随着秦王李世民的声望越来越大,李建成、李元吉深感不安,开始处处针对李世民。李渊的生育能力在历代皇帝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建立唐朝之后,更是生了近二十位皇子。

这些皇子的母亲为了巩固地位,争先与年长的皇子们交好,李建成与李元吉就是其中的两位皇子。他们俩贿赂、讨好妃嫔,让她们在李渊面前说好话。而李世民对此并不感兴趣,这也招来了妃嫔们的诋毁。

刚开始,李渊并不相信她们的话,但终究架不住妃嫔三番五次地进献谗言,逐渐地开始冷落李世民,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愈发亲近。秦王李世民感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处处针对自己,担心有一天会遭遇祸害。

于是,他心中萌生了前往洛阳的想法,而李建成担心李世民到达洛阳后难以控制,就想要先下手除掉他。一次,他假借宴请李世民的机会,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口吐鲜血不止,险些遇害。

李渊得知后,隐约猜到是李建成等人所为,但他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只好找来李世民,一边安慰他一边劝他离开京城,以免出现手足相残的局面。

就当李世民准备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时,李建成与李元吉暗中作梗,鼓动几位大臣上疏劝谏李渊,宣称李世民前往洛阳会有谋反的心思。

也不知李渊是不是犯了糊涂,竟然听信了他们的建议,又把李世民留在了京城。这样一来,李建成等人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攻击李世民。眼看着杀掉李世民难以实现,李建成和李元吉又想到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具体而言,就是把他府上的武将谋士收买或者调离京城,以此来架空李世民。总的来说,李建成等人的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成效的,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等人被迫离开秦王府,尉迟恭拒绝收买却险些被李建成害死。

兵变之前李世民的势力

尽管被欺负到了这种地步,李世民还是对李建成存有幻想,迟迟不肯先下手为强。直到他的线人再次告知李建成和李元吉计划谋杀他时,李世民才有了兵变的心思。

经过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的轮番劝说之后,李世民这才决定采取行动。年7月1日这一天,李世民将李建成、李元吉想要加害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随后答应他明早彻查此事。

另一边,李建成和李元吉得到消息,二人打算明天一早抢先去找李渊,逼着李渊表态。然而,李世民这边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7月2日一早,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设好埋伏,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渊得知消息时已经为时已晚,于是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后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起了太上皇,这就是改变唐初局势的玄武门之变。

从前文可以得知,玄武门之变的一大导火索便是李渊时常不信任李世民,而李渊的这种不信任,主要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谗言诬告。

尽管李渊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但还是被误导,以至于李世民身边危机四伏。那么,李世民在兵变之前为何会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诋毁,又为何会被李渊猜忌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世民的势力强大,强大到足以和朝廷掰手腕。首先,李世民在军事上身居数职,左、右武侯大将军、太尉、天策府上将。

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以及掌握的兵权,足够他割据一方,甚至威胁到朝廷。其次,李世民手下人才众多。李世民在隋末时就以爱惜人才著称。

从起兵到唐朝建立这期间,他的秦王府接纳收容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众多谋士将才。

与此同时,李世民能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在隋末唐初的诸多战争中立下奇功,声望自然是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自然也会遭到他们的妒忌。

至于身为父亲的李渊,最初对于李世民还是十分信任的,虽然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却经受不起流言蜚语的蛊惑,他还是几次“偏袒”了李建成与李元吉,间接造成了玄武门之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有多大难怪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