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玄武门事件不是偶然的,李世民称帝后,促进
TUhjnbcbe - 2024/4/26 19:24:00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玄武门事件不是偶然的,李世民称帝后,促进了唐初勃兴局面的出现

文/观史钦天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隋失其鹿,大厦将倾。贫苦百姓,被迫无路,揭竿而起,义旗林立。边将郡守,纷然割据,遍地称王。这就是隋末的形势。镇守太原的李渊,先人原是周、隋先朝重臣,袭爵唐国公。唐是西周古国名,在山西南部。李渊素无大志,在那群雄竞逐的岁月,手握河东一方兵权,却无心于河山,只顾在晋阳离宫中同宫女们厮混。父亲庸庸,儿子们却很干练。长子建成时年二十九岁,次子世民年二十岁,四子元吉年十五岁,个个英武,雄心勃勃。

李世民(—),在李渊的诸子中称最,聪明勇决,胆识过人。他眼见隋势已去,暗结俊杰,蓄意经略天下。年,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李渊一听,大为惊恐,竟要捆儿子送晋阳县衙,治他谋反之罪。其实,晋阳县令就是世民的同谋。当其时,只有这位唐国公不识时务罢了。后来,李渊受到隋炀帝的逼迫,眼见难免有杀身之祸,才只好听从儿子的安排,开仓济民。六月,起兵太原。八月,率兵三万进入关中。十月,部众发展到二十万人,入据长安。第二年三月,炀帝死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又立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唐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帷幕拉开了。李渊建国前后,秦王世民率军西征北伐,解除了关中太原等地的后顾之忧。年七月,又率兵东进,决战中原。河南地方,原有李密所部的瓦岗义军与王世充所部的割据势力相对峙。李密兵败降唐,王世充在洛阳称起皇帝来,国号郑。

唐军东征,河南郡县相继归降,郑军被困于洛阳城。日久粮荒,宰相府的官吏也相继饿死,情势危急。窦建德闻讯率兵来救。窦建德,是隋唐之际的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据有河北地带,称夏王,号大夏。军纪严明,深受河北百姓拥护。王世充原为隋朝的郡守,以镇压义军起家。始初,阴险狡诈的王世充在江南与义军作战,与部分降服的农民在寺庙的大佛前焚香盟誓,扬言降者不杀。憨诚的农民不知是骗术,旬日间参加义军的二十万人出降自首。王世充全部予以坑杀在黄亭涧,“涧长数里,深阔数丈,积尸与之平”。王世充以此腾达。

窦建德与王世充,两者性质不一,势同水火,何以窦建德要救王世充呢?原来,窦建德唯恐唐军吃掉郑军后,夏军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故拟先联郑挫唐,维持鼎足之势,尔后再寻机灭郑,争得战略主动,进而与唐争天下。唐军获悉夏军南下,决计围城打援,未等夏军进抵洛阳,先行东进,雄据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夏军远来被阻求战不得,日久劳顿。唐军乘夏军疲惫,一举将其击溃。夏王窦建德被俘。河北郡县闻讯相继归降。

年,夏军败亡,洛阳孤城无望。王世充只好身着白衣素服,率领太子、朝臣两千余人开城出降。王世充来到秦王军门,俯伏汗流。二十四岁的唐军统帅李世民说:“昔日,卿视本帅如孩童,何以今日见到孩童竟至如此恭顺呢!”骄横凶残的王世充连称自己死罪、死罪。秦王世民以礼待之。王世充被押解长安,李渊责其罪过,未加杀害。但因其作恶甚多,终为仇家所杀。

窦建德也被送往长安,李渊下令把他杀害了。接着,又迫害夏军归降者。窦建德的大将刘黑闼,兵败后回到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家乡,闭门种菜。义军再起,推他作首领,不到半年,尽收河北失地,声势浩大。刘黑闼率兵奋战两年,终被唐朝瓦解。中原决战胜利,北方基本平定,第二年,南方也统一了。但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唐高祖李渊刚刚杀死了窦建德,发落了王世充,还未举行庆祝江山统一的大典,又被太子、齐王、秦王几个儿子的纷争弄得心绪不宁了。纷争是这样肇端的。

突厥铁骑入侵中原,高祖李渊听了个胆小鬼的话,打算烧掉富庶的京都长安,逃往秦岭,踏勘建都新址的大臣都已派去多日了。他以为这样一来,突厥人抢不到大批财物,就不会再来了。这个愚蠢的迁都方案,得到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的赞同。秦王世民知道了,却竭力劝阻,并亲冒弓矢率军拒敌连连挫败了突厥可汗的一次次进犯。秦王世民正在长城内外奋勇杀敌,长安的宫廷与朝堂上却流传着对他的诽谤。说:突厥犯边只不过抢些财物,不足为虑秦王借故兴师,名为御边,实抓兵权,容其下去,必将篡逆!究竟谁生了簒逆之心,欲夺皇权呢?

秦王世民,入为宰相,出为元帅,功勋卓著,人心倾归,部下人才济济,羽翼已成。太子建成,身为皇储,位在东宫。广招谋臣猛士,实力不亚于秦王。但他深感秦王世民对他的地位是潜在的威胁。谋臣魏征劝他早除秦王,以免养痈成患。齐王元吉的势力不及太子与秦王,可他素以勇猛著称。元吉也在暗中盘算,欲夺皇储之位,得先去秦王;秦王一除,太子建成犹如囊中之物。于是,齐王也劝太子早除秦王,并愿为之效力。太子允诺齐王,事成之后,立其为皇太弟。

从此,一连串的事变发生了:

—太子召秦王去东宫夜宴,秦王酒后腹痛,吐血数升几乎丧命;

—齐王欲代秦王北征突厥,秦府的老臣宿将多将被调遣去从征;

—妃嫔们受到太子的优礼,在李渊的耳旁说太子的仁德,并诽谤秦王图谋不轨;

—齐王来向父皇密奏:秦王早有反心,宜应速杀;

一伏兵昆明池,杀害秦王的密谋正在部署;

与此同时,秦王世民也并未酣睡。他收买了众多耳目,甚至太子的心腹玄武门禁军首领也为其所用。他注视着势态的发展,却未动声色。秦府的谋臣老将早已心急如焚,力劝秦王,与其后发为人所制,不如先发制人。公元六二六年六月四日晨,秦王在玄武门埋下伏兵。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是去朝见皇帝的必经之路。这天,太子与齐王正欲去太极殿早朝,行近玄武门发觉有异,立即拨马回身。秦王随后高呼,纵马追来一箭射死太子。齐王慌张中连发三箭皆空,负伤后仍奋力抵抗。终为秦府大将尉迟敬德杀死。这故事,史称“玄武门之变”。

三天以后,高祖李渊立秦王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被尊为太上皇。太子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帝位,是为唐太宗,年二十九岁。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当时唐王朝的统一战争已大功告成,而潜伏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转而激化了。尤其是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继承权,水火不容,终于酿成玄武门之变,这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集中表现和必然结局。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其历史作用却不尽相同。由于李世民雄才大略,怀有励精图治的愿望,又深得一大批富于进取心的势力的支持,因此,他的上台,促进了唐初勃兴局面的出现。

玄武门事件不是偶然的,李世民称帝后,促进了唐初勃兴局面的出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武门事件不是偶然的,李世民称帝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