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又到了林昇谈历史的时刻,今天由林昇带大家来看扬州的历史。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是世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年是建城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扬州这座满是历史风情的城市。
1.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亩,水上面积亩,游览区面积公顷。“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乾隆元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2.古运河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公里。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
在古运河扬州段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
3.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年)而得名。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本期林昇看历史到此结束了,小伙伴们如果对扬州有什么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如果觉得好,别忘了点赞哦。